第A05:走村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胃蛙”垃圾降解机,让乡村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难

  □记者 贾佳 通讯员 李于伯 金晨旭

  一款智能餐厨垃圾降解机,从松江新浜镇的一个村试点,到布局国内8个省、直辖市,年销售额攀升到2000万元。2019年,诞生在新浜的“大胃蛙”用了一年多时间,“吃”进湿垃圾、“吐”出有机肥的新工艺,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大胃蛙”的主人是上海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胃蛙”的设计模仿了动物的胃部消化功能,把用户投放到生物降解仓内的湿垃圾,通过微生物菌群进行消化降解生成有机肥。

  2019年4月18日,第一台“大胃蛙”落户新浜镇胡家埭村,一出现便成了网红,成了当地乡村大力推广垃圾分类的“标识符”。目前,“大胃蛙”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一台机器实现了IC智能卡、扫码、人脸识别三种投放垃圾的方式,其中IC智能卡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老年人只要拿着一元硬币大小的智能卡,就能轻松投放垃圾并完成积分存入。尽管有三种不同的投放方式,但积分都进入同一个账户,达到一定积分后,便可从“大胃蛙”里换取餐巾纸、垃圾袋、清洁球、洁厕灵等日常用品。截至目前,“大胃蛙”在新浜镇11个行政村应用,充分实现了湿垃圾就地减量的无害化处理,也引导和培养了村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上海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春雷介绍,“大胃蛙”“吃”进100千克湿垃圾可产生5至10千克有机肥,有机肥可用于绿植栽培,实现循环利用。“用来消化降解的微生物菌群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经过30年精心培育筛选出来的,能在6到24小时内把湿垃圾降解,降解过程中产生热能、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有机肥,整个过程无污水、无臭气排放,对环境很友好。”金春雷说。

  根据湿垃圾的单日处理量不同,“大胃蛙”在设计上也有从处理量200千克到2000千克多个不同型号,用户可根据需求定制。最近这段时间,上海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青成了大忙人,每天多次向不同的客人介绍“大胃蛙”的功能。“现在知道‘大胃蛙’的人越来越多,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五批客人,订单也越来越多。”

  杨青表示,“大胃蛙”作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就地处理、资源利用的应用实践,已经走出新浜,进入湖南、海南、江西、北京等8个省市,2020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预计2021年能达到2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跑出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加速度”
“大胃蛙”垃圾降解机,让乡村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难
新泾镇荣获国家智慧养老示范街镇试点单位
启动宜机化改造,嘉定百蒂凯让农业生产更精细
《民法典》施行,金山廊下将普法知识送到宅基头
东方城乡报走村镇A05“大胃蛙”垃圾降解机,让乡村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难 2021-01-05 2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