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秋高气爽,天地间弥漫着稻谷的清香,正是柿红橘绿菊黄蟹肥时,我们——水乡金泽八位土生土长的土作者,各自携带自己的作品,如期来到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商榻镇东侧“七叶鸿庐”度假村,参加了由青浦水上图书馆清阅朴读系列活动之一,“如是沙龙”读书会,受到了七叶鸿庐董事长、台湾儒商林顶阳先生的热烈欢迎。
在弥漫着商榻“阿婆茶”氤氲香气里,文友们陆陆续续地到了,大家相互握手问好,呷茶嗑瓜子,把杯话“诗和远方”。平实精明人如其文的陆明光,出了个金点子,说是我们要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大势,将书香气弥漫开去,建议成立金泽、西塘、黎里、姚庄四镇“水乡客厅”读书会,他的建议受到与会者的纷纷点赞。青浦文坛“桥梁专家”才华横溢的谢天祥来了,带来了他新近出版的《桥缘》散文集。大家纷纷向他祝贺,急不可耐地翻起来,阵阵墨香扑鼻……青浦文坛的拓基者之一,现仍在致力于青浦文学事业的沈大钧来了;出书出戏为青浦文化事业摇旗呐喊四处奔走的陈海红来了;笔名“老海”作品常见于纸质媒体和新媒体的区作协副主席王伟春来了;图文并茂的《湖区旅游杂志》总策划张亚勇来了……来了来了,大家齐齐一长桌。儒商林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提出了他明年的设想,准备与有关部门协商、沟通,在这里举办“耕读文化节”,将商榻的“扎肉”“羊肉”“淀山湖水产”“宣卷”“地方小戏”“水乡作家著作”等一一陈列开来,让人间烟火气和书香气紧密结合起来,文而化之……他幽默地说:“我与上海是有缘的,你们仔细看看,我像不像电影‘上海滩’里的发哥?”嗨!还真有几分相像,在大家的哈哈笑声里,他站起来,领着大家在“七叶鸿庐”里兜一圈,这里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既有乡村野趣的淳朴气,又有水乡小集镇精心装修的匠气,确实是休养、休闲的好去处。
中午,商榻“浪花”杂志主编单金龙先生一尽地主之谊,在餐厅摆了一桌大圆台请客。
下午,准时召开“如是沙龙”读书会,在女诗人钟惠娟看似随意实则精细的主持风格下,我们分享了陆明光且写且乐的写作状态;谢天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书卷气;沈大钧让书香漂洋过海,走出国门的浩气;清河湾校长朱国君的文章就要弘扬人间真善美的善气;叶建生的激情飞扬;陈雪林的人脉是金;《湖区旅游杂志》张亚勇的低调静气;金泽融媒体主任杨晨熙的推出金泽推出家乡的豪气……儒商林顶阳最后发了言:他走南闯北,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都经过商,看惯了浮世繁荣,金粉斑驳。他最佩服的是文人墨客,阐发人间正气,留下值得让人回味的东西。世间权贵、财富都是过眼云烟,唯有文化能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山河同在,共日月争辉!是啊,中国封建社会的四百多位皇帝,有几人能留下名姓?但只要你粗通文墨,就会知道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为别人打抱不平,受宫刑,奇耻大辱之后愤而潜心作《史记》的司马迁……他们的姓名和作品千古流传,百世流芳!
读书会最后在商榻民间艺人鲍益良带来的女徒弟们精彩的演出中落幕,96本八位作者带来的作品,散去一空。这次读书会的圆满收官,得益于区作协领导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将业余时间几乎百分之百扑在文学事业上“如是沙龙”主编钟惠娟的精心组织安排;得益于各位文友的踊跃参与;得益于地方乡贤的喝彩捧场;得益于区作协副主席蒋金云一诺千金,推迟照料有恙母亲,坚持将自己作品和部分与会者送到现场;得益于《青浦文艺报》编辑,青春靓丽的商榻小妹陈旭华在群内招徕搭车者,为与会者提供方便的热情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