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较高。美国家禽食品安全法规制定较早且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都受到完全监控,病原菌检测的科技水平发展成熟;澳大利亚遵循新西兰《食品法典》,家禽食品企业、行业在法规制定之前均已遵循相关规定,并有一套自我约束守则。
美国:
家禽食品安全管理严格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禽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家禽质量和安全一直受到政府、科研机构、食品加工厂商以及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在养殖方面,美国家禽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分为“公司+ 农户”和“垂直一体化”,从源头到末端均严格受控,以此做到从食品源头追溯食品安全。农场规定养殖过程中不添加激素;为预防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允许添加抗生素,但出栏前必须有停药期,以确保出栏禽肉没有药物残留(以下简称“药残”)。
美国执法部门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作为美国农业部的公共卫生机构,为所有家禽作检测,以确保所有家禽产品在到达美国消费者之前能达到FSIS 的安全标准。FSIS 向家禽加工厂委派联邦检查员,对家禽加工厂的禽肉进行抽查。如有食品安全违规,联邦检查员有权停止工厂生产。此外,FSIS 会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屠宰场进行药残检测。FSIS 监控体系数据显示,屠宰场药残违规比率非常低,几乎为0。美国于1996年开始制定禽类HACCP 法规,主要运用于家禽产品的加工过程,该法规在家禽产品加工的关键控制点上创建一系列排解策略,即降低风险策略,例如使用能杀死潜在微生物或减少潜在微生物生长的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核准的漂洗剂以杀死残存的病原菌;最后由企业和联邦实验室共同在家禽工厂的设备和产品中做微生物检测,以确认排解策略是否有效。
在生产监测方面,美国FSIS检查体系最早以流线检查体系(SIS)为主,规定生产线速为70只/min,每条线安排2位检查员,为避免速度对大型化生产的影响,而后推行新线速检查体系(NELS),规定生产线速为91只/min,每条线上安排3 位检查员;目前FSIS检查体系采用基于HACCP的检查项目体系(HIMP),HIMP作为基于HACCP的检查项目体系,规定联邦检查员负责禽体检验、验证检验和系统检查3 项工作,检查员位于生产线尾端,在禽类屠宰之后、冷却之前对每只禽肉胴体作最终检验,并对整个生产过程作监督。
在配送、仓储方面,美国执法部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出台法律《人类和动物食品卫生运输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终则》(以下简称“《终则》”),严格监控美国家禽产品的配送和仓储。《终则》对车辆运输设备和管理员提出要求,例如确保冷链温度达标、设备能够预防污染,运输运作操作上装载货物是否有预览以及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进行记录。《终则》规定大车队在2017 年4 月满足车辆运输条文规定,小车队在2018 年4 月前满足相关规定。
在零售方面,美国家禽产品零售也由FDA执法并提供指引性文件《食品法典》。该法典对零售环节中虫害控制、温度控制等具体方面提出了要求,并规定食品商场及餐厅等地必须张贴《食品法典》所要求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以方便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信息。
家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强大
美国家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运用于减少禽类病原菌。美国建立病原菌数据库,主要包括沙门氏菌、弯曲杆菌、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大肠杆菌的数据,并根据HACCP 法规的要求降低家禽食品病原菌的比例。此外,美国破除传统微生物检测的弊端,严格采用全新技术——全基因组测序,从食品样品中测出基因组,再与病人粪便中的病原菌基因组做对比分析,以此判断是哪种致病菌,甚至可以测出病菌样种。另外,全基因组测序的优点在于爆发食品安全病源事件时,能迅速追查出爆发区域的病原菌,并且与其他地区同类病原菌做比对,根据生物进化原则,该测序能以最快速度推测出病原菌的起源。同时,美国采用“先进分析方法”,运用比“商务智慧”更为复杂的技术和工具分析现有病原菌数据,做出判断并给出结论和建议。美国通过综合全基因组测序和“先进分析方法”,凭借强大数据库做支撑,做到食品、微生物、过敏原物种较全面的检测。
澳大利亚:
要求家禽养殖者识别并控制禽类养殖的安全危害
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家禽安全监控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澳大利亚家禽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即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执行澳新食品法典中的禽肉初级生产和加工标准,提出对活禽养殖引进新的法律防护,要求家禽养殖者识别并控制禽类养殖的安全危害,此外,要求家禽加工者必须能识别并控制与家禽加工、屠宰有关的安全危害,并验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该项规定的目的在于降低弯曲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患病率和数目,进而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澳大利亚提倡企业和行业的自律,在执法部门制定最终法律规定之前,企业和行业能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指引家禽养殖遵循《禽类生物安全手册》,家禽屠宰加工遵循《澳大利亚禽类加工实务守则》。在储藏运输方面,澳大利亚肉制品和家禽协会、州联邦政府以及家禽行业组织共同研制宣传册,帮助家禽生产商和运输者决定哪些动物适合运输。生产商、家禽运输商、家禽出售公司、销售职员和其他与运输家禽有关的部门通过宣传册可快速了解运输动物品种,得到无穷益处。
允许第三方检查员或企业检查员介入
澳大利亚的家禽安全检查方式与美国的HIMP相似,但经过考核,允许第三方检查员或企业检查员介入,每个州或地区根据自己的详细要求执行管理。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在家禽养殖方面,对家禽养殖场既有卫生、操作管理、清洁和消毒的要求,也有动物福利的要求。此外,养殖厂必须有食品安全管理宣言,并定期接受新南威尔士州食品安全局的合规检查。在家禽屠宰、加工方面,家禽屠宰场除了要符合养殖场的所有要求之外还有附加要求,例如食品来源控制、食品安全规范程序、肉类安全检查员、产品召回计划、定期进行产品检验等。在家禽运输方面,既要有卫生和操作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宣言,也要有食品安全控制包括食品操作管理、召回、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及食品管理局的合规检查。在家禽零售方面,考虑到禽肉零售高风险的特性,澳新食品标准局提出比其他零售商品更高的要求:一是有卫生和操作的的管理和要求;二是要有食品安全程序和零售日记;三是对即食肉类和生发酵肉类有格外要求;四是食品管理局会对禽肉的零售进行合规检查。
美国、澳大利亚家禽食品安全“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高度自觉HACCP法规的执行、家禽行业所掌握的宣传册均为两国家禽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并带来了多方位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