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写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桥的风骨 水的柔情 人的多情
——序谢天祥散文集《桥缘》

  □林宕

  青浦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以上海最大天然湖泊淀山湖为首的21个天然湖泊汇集于此,大小河道更是数不胜数,是江浙沪的重要水上通道。水多,自然桥多,从古桥到现代桥,青浦的桥梁很难统计出一个确切的数字。这些桥,成为了连接此岸和彼岸的纽带,成为了青浦的景观,也让许许多多人有了一份美好的“桥缘”。这许许多多人中,最让笔者记忆深刻的当属青浦地区、乃至全市都有名的桥文化专家谢天祥。

  好多年前,谢天祥曾经送我一本他撰写的书籍《青浦古桥》,在这本不厚、却图文并茂的书籍中,他以青浦古桥为审视对象,介绍了古桥赏析、古桥揽胜、古桥文化、古桥楹联、古桥碑记等内容,巨细无遗地探究了青浦桥梁文化的渊源、实用和审美价值。

  谢天祥的这本书籍至今还放在我的书柜里,作为我与这位青浦“桥痴”的友情的见证。这次,谢天祥为他即将付梓出版的散文集取名《桥缘》,我想,这应该再一次证明了他对桥的一份不舍之情。在这本散文集里,有写桥的,有写他对过往岁月一份追忆的,也有写亲情友情的。可他偏偏取书名为《桥缘》,看来,一种情感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他的血液里了。

  是的,在书中,即便是那些没有涉及桥梁的篇章,笔者读后,也感受到了一股熟稔的桥乡气息、水乡韵致。桥乡即水乡,老谢以前插队落户的地方叫谢庄,是青西地区的水乡,五六十年代,出门就要动橹。可见,老谢在这本书中,写的其实就是桥的风骨、水的柔情、人的多情。

  老谢的文章,似乎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分作了两个阶段,一个是插队落户到谢庄的阶段,一个是进入公路、桥梁职业生涯后的阶段。在前一个阶段,老谢像一名画家,画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水乡风情画。而这些水乡风情画中,人,始终是灵魂,在《谢庄知青,重返故乡》中,我们见证了人的深情;在《相帮造房子》和《清凉凉的小竹园》里,我们见证了人的友善;在《挑担》中,我们感受到了人的坚毅、乐观和自信……

  离开插队落户的地方后,老谢步入了公路、桥梁职业生涯。之后,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每当工作之余,仿佛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他去关注众多老石桥的命运,而一些修复石桥的工匠的身影也会时常浮现在他眼前,他感觉到了这些平凡人的伟大。同时,他本人也开始对桥梁倾注起了大量的热情和心血,他关注、研究桥梁,还用自己的文字用心、用情去记录有关青浦桥梁的点点滴滴,赋予了每座桥梁温度,也让人领略到了桥文化的无限魅力。

  当然,离开谢庄,离开“莲湖”后,老谢除了关注青浦桥梁外,他还在亲情、友情中感悟人生、体悟人间的美好。这些感悟、体悟所形成的文字都被他辑录在了本书的第三辑《青溪絮语》。在这一辑,作为读者的我们,同样可以感悟、体悟到老谢作为一名桥梁专家身上所体现出的一份文化情怀。

  我想,有着这样一份文化情怀的老谢,在给我们捧出这本散文佳作之后,他还会在今后的“文化之旅”上不断带给我们欣喜。

  是为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藏红花儿开
珍惜那个滋润你的人
桥的风骨 水的柔情 人的多情
军人习惯
东方城乡报写作08桥的风骨 水的柔情 人的多情 2020-11-27 2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