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4S店的猫腻不能放任不管

  【事件回放】 “4S店先砸坏再维修”这则消息近几日再次将汽车4S店推上了舆论的焦点。其实在不少4S店,更普遍的做法是:做车辆电池检查时,借用其他车辆的电池检测报告单滥竽充数;节气阀没清洗,清洗剂、保养人工费却照收不误;还有技师面对着检查表中的几十条项目,在完全未检查的情况下,每次直接全部打钩……种种4S店乱象,令人瞠目。

  【微博热帖】

  @狄宣亚:先砸坏再维修、过度保养,本质上是砸掉了基本商业伦理,也砸坏自身的招牌,这并非4S店的长久经营之道。

  @谈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解决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是,要重视这些事情,并且真正做起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真正动起来,让广大的车主能够“明白消费”“付出能够换来同等服务”,维护市民切身利益。

  【综合观点】

  此次暗访曝光,让4S店在“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后,再度进入公众视线。而报道所揭露的某些乱象,无疑让很多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公众惊愕的是“价高服务劣的不对称”——4S店的维修保养价格本就高于其他汽修店,可相对高的收费,对应的维修保养服务仍可能猫腻连着猫腻;

  车还没开坏,却被修坏了。有些4S店这样玩猫腻,当然是为了多赚钱。目前在汽车销售市场上,新车售价透明,竞争激烈,利润被摊薄,很多4S店只能在维修、保养上挖空心思“下功夫”。比如,在小小一瓶机油、防冻液上,他们也会费尽心机捞一笔,通过推销超量机油、防冻液再悄悄截留回收,薅羊毛于无形。

  实际上,4S店玩猫腻,并不是首次被曝光。此前有不少4S店被揭露存在诸如配件偷梁换柱、以次充好,乱收工时费,防冻液兑水等问题。现在看,虽然黑幕被揭,但有些4S店并没有引以为戒,手法上也越加“高明”起来。对于此类骗车主、诈保险的行为,显然该强化监管与精准治理。

  就像手机维修行业个别从业者会借机偷换零部件一样,部分4S店之所以敢过度维修、假保养,究其关键原因,就在于汽车维修保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现在私家车普及甚广,但很多司机并不懂车辆维修,很难进行有效监督。

  对此问题,显然不能只靠车主自己长知识懂维修、长心眼防止被挖坑去解决。更重要的解决办法,还是加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警示。

  比如,就算汽车维修保养暂时没法效仿餐饮业实行“明厨亮灶”那样,也应该强化维修保养过程可回看的机制设计;可以加速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4S店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投诉量、处理纠纷的情况、守法经营等方面,对4S店进行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对信用良好者树典范,对信用差劣者给予预警,并向消费者公示。一旦接到“过度维修”之类的投诉,或查出不法行为,就该进行严厉处罚。

  说到底,对4S店来说,不欺客不骗险,才是长久经营之道。先砸坏再维修、过度保养,不仅砸掉了基本商业伦理,也是砸坏自身的招牌。如果有些店面经营者“假装”不知道这个道理,在相关汽车公司及时主动作为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该用严格监管和约束给他们“上上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点击
朱德茂携新作亮相2020“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
抓拍
内蒙古根河市“幻日”“日晕”奇观轮番上演
热议
4S店的猫腻不能放任不管
东方城乡报一周024S店的猫腻不能放任不管 2020-10-23 2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