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亩制种优质稻 千亩丰收生态米

  走进上海沐恩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千亩水稻基地,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曳,一派“十里稻香”的丰收景象。合作社理事长王季华说,这几天他每天都要到稻田里看看,从10月5日开始“搁地”(停止向稻田灌水),亩穗数、粒重量都很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通讯员 陈志强 记者 王平

  新增百亩制种基地

  “这里是百亩水稻制种基地。”王季华指着合作社基地东南面的那片水稻田说。在金色稻海里,百亩制种基地显得与众不同,金色稻浪里,每间隔六七米就有一条已经收割的水稻带,远看像稻田中的一条条小道,整齐排列,好似“稻田迷宫”。

  “割除的是父本稻,留下的都是母本稻,就是稻种。”王季华解释。今年他承担了辖区内种子公司赋予的新任务——开辟130亩作为“申优28号”优质杂交粳稻制种基地。第一次承担水稻制种工作,他感到既光荣又有压力。“能够承担水稻制种工作,这说明是对合作社管理能力的信任,我们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春种、夏长、稻种、秧苗、谷穗,王季华以自己的责任与初心,凭着多年来的水稻种植经验,摸索培育最优质的稻种。10月上旬水稻灌浆后,父本水稻枯了,已经完成了育种的使命,所以将一排排父本水稻用人工割掉,可以让留下的母本水稻长得更好。

  目前,制种稻长势很好,一般杂交水稻种子亩产量为150公斤左右,沐恩合作社的亩产量估计有225公斤,充分说明其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粮食的命脉是种子,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区农委种子公司赋予的任务,王季华感到很欣慰。

  首批新大米上市

  近日,沐恩合作社的200亩“南粳46”赶在晴好天气前全部收割完毕,首批85吨“娘田米”新大米投放杨浦、静安、闵行、宝山、浦东、奉贤等地市场后,市民争相采购品尝。“娘田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煮出来的米饭软糯适口,清香扑鼻,许多市民购买品尝后,如今都成了“娘田米”的忠实客户。

  在沐恩合作社稻米生产基地,还有800余亩沪软1212、沪香粳106、申优26等水稻目前也已由翠绿化为金黄,呈现“喜看稻谷千层浪”的丰收景象,估计到月底就可以收割了。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沐恩合作社采取了两项新举措。一是通过引进优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提前或推迟水稻收割上市期,从而延长新大米的上市期。二是不断丰富优质稻米的品种,今年首次引进了由上海农业科技部门精心培育“沪软1212”,全程采取生态种植的方式,米质和吃口都很好,种了200余亩;基地还引进了“花青素黑米8号”,这种黑米里边有花青素成分,虽然产量较低,但市场前景看好,今年种了近100亩。

  科技、农机创新赋能

  王季华深知,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这台8.5万元买来的自走式水肥机,一天可以为180亩水稻田施肥打药。”王季华指着合作社场地上的一台大型机械说。近年来,他陆续投入60余万元,购买了2台拖拉机、2台久保田收割机和自走式水肥机等先进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019年秋,王季华获悉一家单位举办无人机驾驶培训的消息,立即报名参加了,培训费用6800元,他终于拿到了无人机驾驶证。购买一台可以施肥喷药的无人机需要8万元,苦于资金不够,他还没有购买。“以后我一定会买的,因为这是发展的方向。”王季华说。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沐恩合作社积极探索绿色生产技术。他在千亩水稻田埂周边种植一排排香根草,利用香根草散发的气息杀死害虫;在田间地头装上了太阳能“诱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消灭害虫,还采取了土壤绿肥深翻、施用生物有机肥、天然绿色生物防虫害等技术。收割之后稻田全部种上蚕豆、红花草,进入“养田”模式,为绿色稻米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沐恩合作社的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实现了以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害虫、不打化学农药的目的。

  王季华重返“农门”的初心就是因为看到在田里劳动的都是老年村民,沿袭着传统农业的老模式,种植的都是老品种。于是他回村投资创办了沐恩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附近渔洋、六墎等村的1200亩土地。如今,他对发展现代农业充满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稻米,带动村民科技致富,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走村镇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百亩制种优质稻 千亩丰收生态米
说起养猪,安徽这位农户底气十足
销售季结束了,施泉葡萄园里为何依旧热闹?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百亩制种优质稻 千亩丰收生态米 2020-10-20 2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