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将‘村史’作为党员教育特殊的‘营养大餐’,入耳入脑又入心坎”。这是漕泾镇海涯村老党员汤宝奎参加村党总支举行的“四史”党课教育后的体会。
海涯村就地取材开展“四史”教育,村党总支以村史为教材,分别以“书记微党课”、“我讲你听”等形式,通过探访、座淡“沧海盐田”见证改革开放史。村党总支书记殷春峰带领党员走访海涯百年老朴树、沧海盐田盐文化馆、海涯村历史变迁文化展示园等,重温海涯村的苦难历史、经济产业改革、开创“村管社区”治理模式等。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把现场党员拉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
百年老朴树见证了150多年前,东海滩上聚集了一批从浙江岱山飘洋过海的难民,他们在芦苇荡安家,搭建简陋的泥墙屋,开始以海为伴晒盐为生的生涯,受尽了旧社会剥削制度和自然灾害的苦难。当时村子里缺衣少食多,住泥墙屋多,光棍汉子多,“潮来白茫茫,雨天水汪汪,口喝薄粥汤,眼泪挂胸膛”,便是当时海涯盐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走进村历史变迁文化展示园,一幅改革开放的壮美图景展现在党员们面前。1983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开展产业结构改革,将盐田开挖成对虾塘,亩田经济效益增长20多倍。村办工业蓬勃发展,部分产品销往上海石化总厂,替代了进口产品。到1984年12月建立市郊第一个村级经济实体,全村创利超百万元,1987年11月200多名村民包乘飞机游览北京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海涯村”。
2006年为支持国家化工区建设,整建制搬迁至现在的海涯新苑,迈入了城镇化生活。村民住上了舒适的别墅房、老年公寓房、复式楼,兴办了10多座休闲公园、健身公园、文化广场、“海涯村民一台戏”、村民“半分菜园”等场所,村民的生活充满着“绿趣”、“情趣”、“乐趣”。许多党员说:“我们直接体验着一件件的变化,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史”。
在7月23日举行的“我讲你听-感悟四史”座谈会上,一些老党员、老盐民、老教师、退伍老兵纷纷结合切身体会,回忆新中国诞生史、改革开放史和新时代发展史。许多党员表示,“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将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上”。
能歌善舞的村民为“四史”教育助力。方明岳、邓海军等一群爱好文艺群众和村班子人员一起倾情演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等,抒发了对党的忠诚和热爱,祝福伟大祖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