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的、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又最易受到侵害的天然集中栖息场所,具有唯一、特有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中华鲟亲鱼和幼鱼来说,上海的长江口水道是必经洄游通道,是它们的“待产房”和“幼儿园”。
长江口在中华鲟保护中极其重要。位于崇明东部的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自建成后,承担了本市市属水域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和渔业水域环境的资源调查评估、保护增殖、生态修复、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等工作。其中,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建设一期项目占地面积80多亩,包括:生命长江馆,主要用于中华鲟日常保种、抢救、驯化、放流等;科学馆,主要用于中华鲟生长、健康、疾病防疫、野外监测实验等研究。目前,该基地保育有各种规格中华鲟近千尾,最大个体全长达300公分,体重200多公斤。
据悉,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二期工程计划于明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263亩,建成后将增设江豚保育馆、中华鲟保育馆和实验室等科研设施,主要用于江豚及其他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