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烧土豆1元,丝瓜毛豆1元,牛心菜1元,洋葱肉丝2.5元,红烧肉5元……日前笔者走进一家位于杨浦老旧小区附近的“睦邻小厨”,一眼就被墙上的菜单价格吸引,如此价廉物美、环境整洁的就餐地自然成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们白天就餐的首选。
在与管理人员的交谈中得知,与传统按份收费方式不同,社区“睦邻小厨”采取按照打菜量计算餐费的方法,在每种菜品前设置智能称重设备。这样就能满足了老人们少食多样化的需求,可以自由选择爱吃的菜,吃多少买多少,还能做到“光盘”不浪费。社区里的老人们不用买菜下厨,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热乎可口又经济实惠的饭菜。
笔者在现场看到,在入口处设置测温点,请就餐人员出示随申码,在就餐区设置隔离护栏,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做好分流引导,用餐场地配有洗手池、一次性手套、消毒设施、饮水机和男女厕所,工作人员引导老人排队办卡、洗手、取餐、就座……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就餐环境。
小厨考虑到老年人普遍牙口不好、饮食偏淡,便在烹饪上重视食材搭配与火候把控,力求荤素均衡、软糯好咬、整体清淡、选择多元。许多老人的子女从新闻中看到相关报道后特地来此为父母办卡打饭,劝老人“这里的菜方便、便宜又好吃,不要自己烧了。”
“睦邻小厨”作为公益性项目有一定的政府补贴和规范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旨在使社区为老助餐服务水平的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