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变身“瓶子菜园” 圆了居民田园梦
  □通讯员 史美龙 顾国荣 记者 施勰赟

  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已过一周年。一年来,上海许多小区在垃圾分类中涌现出不少好的做法。在宝山,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委干部们费了不少心思。在宝山友谊路街道,海尚明城东小区利用湿垃圾发酵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种菜,在小区中打造了一个“瓶子菜园”,既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也给居民带来不少乐趣。

  在海尚明城东小区的一片空地上,一个整齐摆放着塑料瓶的三层铁架上格外引人注意,色彩缤纷的蔬菜在上面结出累累硕果。有两位居民正拿着水壶再给这些蔬菜浇水。只见蔬菜全都种植在一个个废旧的塑料瓶中,里面乌黑的土壤显得非常肥沃。这些土壤是由分离出来的菜皮、剩菜剩饭等湿垃圾发酵成肥料。从蔬菜的品种看,有紫色长茄子、绿色圆茄子,有尖头辣椒、平头辣椒,还有人见人爱的小番茄等。居民告诉记者,这是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后,居民在自治讨论中提出了废物循环利用开辟菜园的设想。

  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小区居委曾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收集大家对垃圾分类的妙想。在一次会议讨论中,有居民想到,是否可以将湿垃圾降解后制成肥料,在小区里种菜?马上有居民回应,种菜的想法很好,但小区绿化地有限,不可能破绿种菜,那么蔬菜要种到哪里去呢?经过热烈讨论,居民们想到了利用废弃的塑料空瓶做成种菜的器具……于是,一个美观、实用的“瓶子菜园”成为了现实。

  这样的瓶子菜园不仅可以圆居民一个田园梦,还可以让居民在种菜过程中寻找友谊和快乐。“以前我没事不喜欢出门,就喜欢窝在家里看看电视。现在小区里有了小菜园,就总想着下楼走走看看,帮着浇点水。小菜园让我认识了不少朋友。”“看到这些蔬菜一点点结出果实的过程很开心,是一种乐趣。”

  过去务过农的居民还主动当起了菜园顾问,为这些珍贵的果实“保驾护航”。由于管理得当,瓶子菜园里长出的蔬菜品质都非常好,生长过程从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可称为真正的绿色食品。种出来的蔬菜每周收获一次,他们想到的是让小区里的老人也一起分享。

  小区居委党支部书记李彦宏告诉记者,收获的菜除了送给自己的邻居外,居民们还送给小区里的一些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使得海尚明城大家园就像一个开心快乐的大家庭。此外,这个瓶子菜园开辟以后,也成了凝聚人心的场所,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气晴好,大家都会自觉地过来照看,维护好蔬菜的生长环境。对于一些没有参与的居民,也了解了蔬菜的种植知识,更懂得了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她表示,将根据小区的特点,继续挖掘利用好闲置的空地,适当增加一些瓶子菜园的立体种植面积,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垃圾变身“瓶子菜园” 圆了居民田园梦
“社区矫正”提升城市温度
书院镇丽泽社区:出“实招”用“实劲”为社区添彩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05垃圾变身“瓶子菜园” 圆了居民田园梦 2020-07-03 2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