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书馆的温度折射城市的温度
  【事件回放】 近日,山西省阳泉市图书馆就“安保人员闭馆时驱赶躲雨市民”发布情况通报:当天延迟三十分钟清场,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和教育。数天前的一个傍晚,阳泉市图书馆闭馆之际,天降暴雨,数十名读者希望留在室内避雨,但因到了闭馆时间,保安强行锁门让大家离开。有网友认为,保安这样做少了点人情味。但也有网友称,保安只是按图书馆规定办事。

  【微博热帖】

  @杨朝清: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衡量着城市文明的高度;同陌生人的联系,也考验着一个社会的黏度。个人在内心里建构一道区隔、疏远、排斥陌生人的小小围墙,现实中就会在人与人之间制造一条深沟大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闭馆时保安驱赶躲雨市民”根源于他们对读者缺乏足够的尊重与敬畏,不愿意“成人之美”。

  【综合观点】

  就在前几天,民众还在为广东东莞图书馆留言农民工事件而感动,认为其体现了城市文明尺度,为之大加赞许。然而,近日阳泉市图书馆曝出保安驱赶躲雨市民事件,又令人感到愤懑不平,认为工作方式过于僵硬,缺乏人性化。两个图书馆的截然相反动作,换来了舆论的不同反应,亦在情理之中。

  表面上看,图书馆按正常时间进行闭馆,保安按照规定锁门,都是常态化的动作,也是其本职工作,似乎不应有所苛求。不过,具体情况看,在闭馆之际下暴雨,造成部分市民不便出门,有现实的避雨需求。可见,在此种特殊天气下,工作人员不应再照搬规定,需考虑到市民的窘态与不便,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适当延长闭馆时间。

  事实上,规则的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确保起点公平和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对一些弱势群体和特殊情形给予适当的倾斜,并不会为规则“减分”,反而会增强规则的使用价值。规则人性化并不意味着任意裁量,更不意味着我行我素,而是要将人性化操作置于公共规则的框架内。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许多读者措手不及,被暴雨淋湿不仅会带来身体的痛苦,也会带来精神的痛苦,那么作为公共空间的图书馆,理应为读者提供避雨的场所。

  “如果有天堂,那它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是对图书馆的最高赞誉,也赢得了大众的认同,并以此作为标准,去衡量各地的图书馆。有些图书馆不仅硬件设施完善,为市民提供了借阅便利,服务方面也非常人性化,让人体会到图书馆的人文价值所在。比如浙江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拾荒者等开放,成为业内的标杆,引来各地图书馆的学习效仿。

  或许,每一座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有差异,不能要求千篇一律,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不可或缺,如果脱离了这一点,那么外表再光鲜亮丽,硬件设施再好,也会因没有“人情味”,而遭到社会舆论的批评。因此,市民对图书馆的赞许与要求,本质都是一样的,希望图书馆能够更完美,容纳下读者的肉身与精神,让更多人从中获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沪推免罚清单制度、容错纠错机制环保新政
点击
抓拍
哈铁工人2小时搜救珍稀鸟类存世仅3000余只
热议
图书馆的温度折射城市的温度
东方城乡报一周 02图书馆的温度折射城市的温度 2020-07-03 2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