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通讯员 陈怡婷
用铅笔、毛笔绘画很常见,你见过用“铁笔”作画的吗?在崇明竖新镇,有一位手艺人竟用“铁笔”——电烙笔在木板上作画。他的名字叫施勋。
爱好与技术完美结合
来到施勋家中,记者被工作桌上摆放的艺术作品所深深吸引,优雅大气的书法、冲劲逼人的“马儿”、壮丽多姿的“山川”、惟妙惟肖的老街一景……施勋介绍,这种画被称为“烙画”,利用电加热的铁笔在木板、葫芦等材料上烫出烙痕的一种画作。烙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别具一格。接触烙画至今已有12个年头了,施勋表示,烙画创作算是将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完美结合在一起了。从电力公司退休的他,精通电力技术,又喜爱绘画,一次偶然机会,施勋接触到了烙画后,便被其独特的魅力吸引。退休以后,施勋全身心投入到烙画学习和创作中。
精雕细琢每个细节
施勋坦言,初学烙画时,并不简单。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精准掌握电烙笔的速度、控制电烙笔的温度、把握电烙笔的角度和压力,使烙出的画面呈现出浓淡虚实和层次分明的效果。“如果要展现出浅色,需要电烙笔温度低一些,下笔时要轻而快;要想颜色深一些,则需要电烙笔温度高一些,下笔时要重而慢。”施勋一边说一边比划起来,他手握着一只电烙笔,手臂轻盈地舞动,不一会儿,便在木板上烫出了浓淡相宜、栩栩如生的图案。
一幅好的烙画作品,除了技法,还得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每次作画时,施勋习惯先在木板上打底稿,然后再用电烙笔作画,且作画的过程还要不断调整。施勋指着前不久刚烙好的一幅老宅作品说,“宅前的一棵树在画面中能起到添彩的作用,所以我在烙树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树根,以及树洞的细致烫画,这才成就了这幅画出彩的地方。”每件烙画作品,施勋都要经过精雕细琢,直到每个细节都令自己满意。
在去年的竖新镇文化艺术节上,施勋的烙画作品被展示出来,令大家眼前一亮。当场就有中意的人提出想买他的作品,但施勋不愿意出售,“我不图钱,烙画创作仅仅是我的兴趣爱好而已。”在施勋看来,他的烙画能够获得他人的赏识和喜爱才是最重要的。
匠人精神绘就乡情
“烙画费时间,熬精力。一幅烙画从构思到完成,起码需要花上一周的时间。”施勋介绍说,像《竖河镇老街》这样一幅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画要花上好几周才能完成。烙画的创作过程,需要一份匠人精神,静下心来,细致勾勒。经过长时间的自我摸索和经验积累,施勋从原先的一枚“小白”,慢慢摸索出了门道。从刚开始简单的烙字体,到如今烙山水美景等复杂的画面,对施勋来说也已不在话下。
最近,施勋在创作一系列以老宅、老街、老镇等元素为主题的烙画作品。“我想要通过烙画的形式留住一些曾经的记忆。”施勋表示,老宅、老街、老镇烙画不仅见证了逝去岁月,更是乡情亲情的载体,那里有祖辈勤劳的耕耘、有父辈青春的印迹,更记录了自己童年的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