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封了,老百姓出行不便,更需要我们耐心引导。”
“身在防疫一线,不仅要竭尽全力守护他人,也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疫情结束后,一个不能少!”
今年2月以来,由浦东新区农委、妇联、党校组成的包干指导组下沉至泥城镇开展工作,道口关卡、社区防线……泥城防疫一线处处可见他们“逆行”的身影,“无死角检查+科学化指导”为防疫工作查漏补缺,捐赠物资为志愿者提供更多保护,高效协调反馈为基层解决实际难题,切实助力泥城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得到了一线防疫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泥城人民的一致点赞。
科学指导基层防疫
“疫情防控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滴完善的过程,其间难免会有疏漏缺失,我们是来帮助查找问题、思考对策、解决问题的。”包干指导组到来后,立刻着手对泥城各小区的出入口设置、各村的道口分布情况和镇域内主要道路的人流车流等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帮助居村安排道口封闭和值守分布。不仅在重点道口推行“三岗制(两岗同步测温,一岗登记)”,有效分流车流,提高查检效率,做到安全防控和确保通行两不误,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因时制宜,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方法,以最小的人力物力实现更好的值守效果,让道口值守工作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精准全面掌握情况
13个居民区、46个居民点,每天仔细走一遍,从而彻底掌握包干区域的各方面情况,这是指导组成员的每日“必修课”。
“您好,请出示通行证,并测量体温,谢谢配合。”“麻烦打开后面的车窗,车内人员都需要测温。”“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止步,请联系住户到临时置物点取用,我们每日都会清理消毒,请放心。”指导组成员或在志愿者身边检查指导,或扮作路人暗访出考题,或穿上红马甲贡献抗疫力量,哪里有问题他们会严正指出,哪里有需要他们会挺身而出,他们深入社区,不放过每一个犄角旮旯,为泥城的防疫工作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业主住户多,进出频次高,每日生活物资的需求和消耗也很高,必须高度重视。在村居工作人员、志愿者队伍、指导组等多方抗疫力量的携手努力下,事关基层防疫大局的十项措施得到了严格落实,泥城各村居更是结合地域特色,创新多项工作举措,也得到了工作组的肯定。
用爱传递温情暖流
“24小时全天候道口值守是为了彻底防住疫情,但老百姓的交通出行一定要思虑周全,志愿者们的生命健康也必须保障好。”
连续多日的一线巡检,让指导组成员们彻底熟悉了自己的包干区域,看到了防疫工作者、志愿者们的责任担当和艰辛付出。包干指导组带着筹措来的防护服、水银体温计和营养物资,走遍了泥城镇11个村的道口岗亭,不同于往日指导问题时的严肃认真,这次他们送来的是一片温情暖流。
在此期间,指导组了解到公平村存在一个往来泥城、万祥、书院三镇之间的重要道口,该道口往后不远就是万祥镇设置的出入道口,附近不少村民日常生活工作都需要连续出入这两个道口,频繁的停车等候不止效率低下、还容易产生拥堵,老百姓们也满是“前面我刚测了体温,回答了问题,为什么这么快又得重复”的疑惑。有鉴于此,指导组积极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向上反馈,纵向比对、横向协调,通过整合资源,形成特殊路段“进村入镇测温登记,出村出镇有序放行”的应对方案,成功完成了这个两镇交接道口的通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