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3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梨瘿蚊如何防治
  为害特征

  幼虫喜欢为害梨树的芽叶,尤其嫩枝顶端的新叶,幼虫孵化后刺吸叶片汁液,一张叶片最多可见20余头幼虫为害。之后芽叶出现黄色斑点,接着叶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叶片两侧向中脉纵卷呈筒状,使叶面皱缩、畸形、成肿瘤状,并逐渐失绿呈紫红色,叶片枯死而提早脱落,使新梢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甚至留下秃枝,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

  发生规律

  梨瘿蚊在上海地区一般发生3~4代,老熟幼虫(虫体为橘红色)在树冠下2~3厘米土壤中越冬,少数在树干翘皮裂缝中越冬。翌年10℃以上开始活动,20℃以上开始大量羽化。卵通常产在未展开的芽叶缝隙内或春梢端部叶尖叶缘处,少数直接产在芽叶表面。

  各代成虫的发生期:第一代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上旬,第三代9月上旬。第三、第四代发生少,为害轻。大部分第三代幼虫老熟后,入土越冬。第二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梨瘿蚊的发生和为害与降雨和土壤湿度关系密切。幼虫老熟后,必须遇降雨、高湿天气才能爬出卷叶,有些在枝干翘皮缝中化蛹,有些弹落地面,入土结茧化蛹。如果没有降雨,幼虫不脱叶,也不能结茧化蛹,降雨是影响该虫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防治要点

  田间管理:发现虫叶,摘除后带出园外统一销毁;冬季清园,翻耕除草。铺设地布可有效控制梨瘿蚊幼虫入土化蛹和成虫羽化出土。

  保护天敌:蜘蛛、草蛉、瓢虫等。

  药剂防治:老熟幼虫有遇雨脱叶习性,可在虫叶率高峰期,结合天气预报,雨日后地面防治入土老熟幼虫,可结合其他害虫进行树体施药防治灭杀成虫。

  发生严重的果园可在4月下旬以后的老熟幼虫发生高峰期,特别是下雨后,在树冠下使用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或辛硫磷1000液倍喷雾防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动态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鸽新城疫如何防治
桃树辅助授粉措施
蟹爪兰春季如何养护
梨瘿蚊如何防治
春季莴苣、生菜病害如何防治
东方城乡报热线B02梨瘿蚊如何防治 2020-03-17 2 2020年03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