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又一个周末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像往常一样,早早赶往我驻守的堰泾村,每天陪伴村里的老人已经成为了我几个月来的习惯。今天还有个特别的任务,我要为今天举行的蚂蚁亲子慰老活动做准备,既然是由自己策划引进,那就要认真负责,不准备充分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深秋的清晨颇有几分凉意,但是在叶榭镇堰泾村的幸福老人村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伴着老人们的欢声笑语,早餐白粥的香味飘出窗外,一片幸福温馨的景象。这是幸福老人村的幸福早餐时间,也是老人们的集体“嘎山湖”时间。我在和老人闲聊的过程中,看到了老人村的创办者蒋秋艳,于是就和她聊起来了,从老人早餐的配备,到文化生活的完善,再到亲子慰老活动的推广等,两个年轻人越聊越开心,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我心想,在我驻村这段时间,我一定要为堰泾村,为老人村多加把劲,出点力。
实际上,幸福老人村的“幸福早餐”参与度不高,孩子觉得丢面子,老人心里有顾虑。在城区上班的陈警官工作繁忙,无暇照顾父亲,老父亲十分压抑苦闷,经常背着儿子偷偷地来老人村承担志愿服务,在集体早餐期间与其他老人“嘎山湖”,老人心情逐渐开朗了,身体变好了。对此,陈警官思想发生了转变,“平时我照顾父亲不周,他在老人村用餐很开心,做儿子的很放心”。其实,像陈警官这样从抗拒抵触到认可支持甚至主动参与的人不在少数。现在,每天早晨来老人村用餐的老人都在百人以上。村民的认可也逐渐得到了组织的肯定,目前松江全区已经开始推广幸福模式。
刚忙完“幸福早餐”,远处就传来了小朋友的欢声笑语“爸爸你看,稻田黄澄澄的好漂亮啊!妈妈,那个压水井一压就出水,真是神奇!”满眼都是好奇和新鲜,原来是蚂蚁亲子团队到来了,这批小朋友来自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于是,我马不停蹄地开始联系对接工作,引导大家一起参观村庄、剥毛豆、割稻子、扎稻草人、为老人们慰问演出,诗朗诵《敬爱的爷爷奶奶》、小提琴合奏《我的祖国》等很多节目都深受老人欢迎,小朋友们甜甜地喊着“爷爷好,奶奶好”,并为他们送上了礼物和祝福,有的老人开心地背过身抹着眼角的泪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是一句空口号,要从小朋友的兴趣出发,从老人的需求出发,做好支持和引导。虽然这次只有三十组家庭参与,但是初冬的周末陆续举办多场类似的活动,逐步引导孩子们到村里来,也把老人村的养老模式传播出去,传递更多的祝福,分享更多的幸福。
(作者系松江新城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佘山森林宾馆总经理、松江区叶榭镇堰泾村驻村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