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抗旱性呢?抗旱性是作物在干旱环境下生存并形成产量的能力。 |
|
|
抗旱性很复杂,涉及叶片、根系、生理性状和产量。 |
|
|
叶片性状——气孔:干旱会诱导气孔关闭,减少植物水分散失。 |
|
|
叶片性状——叶蜡质:不同水稻品种叶表面蜡质层厚度不同,蜡质层厚的水分不易散失。 |
|
|
根吸收土壤水分,也直接感受土壤干旱。 |
|
|
干旱时,深根可吸收深层土的水分。 |
|
|
生理性状——叶片含水量:干旱时,叶片含水量会减少,导致枯死。 |
|
|
生理性状——冠层温度:冠层温度是作物冠层茎、叶表面的平均温度。抗旱性强的植株冠层温度低。 |
|
|
生理性状——渗透调节:当细胞液浓度高于胞外环境的浓度时,细胞从胞外环境吸水,反之胞外环境从细胞吸水。 |
|
|
渗透调节物质有两类,一是无机离子,如钾离子、钙离子等;二是有机溶质,如脯氨酸、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 |
|
|
生理性状——抗氧化防御:抗氧化物能保护细胞的成分不被氧化破坏。 |
|
|
产量性状——有效穗:结实超过5粒的稻穗都是有效穗,干旱会导致有效穗减少。 |
|
|
产量性状——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干旱会导致穗数变少,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下降。 |
|
|
抗旱性分为逃旱性、避旱性、耐旱性和复原抗旱性四种类型。 |
|
|
旱稻具有深根,可以从更深的土层中吸取水分,这是避旱性的重要表现。 |
|
|
同时,植株通过关闭叶片气孔、增加蜡质层厚度减少水分散失,从而避旱。 |
|
|
抗旱类型和抗旱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品种拥有不同的抗旱基因。 |
|
|
一个品种可能同时具有避旱性、耐旱性和复原抗旱性。 |
|
|
抗旱性是数量性状,它在植物群体中呈现从大到小连续变化。 |
|
|
质量性状是非我即他的定性变化。 |
|
|
一个数量性状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的作用都是微小的。 |
|
|
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的品种中的序列可能不一样,发挥作用的大小也不一样。 |
|
|
节水抗旱稻具有抗旱性强和高产优质的基因。 |
|
|
节水抗旱稻如今已成为稻苑新秀,在大江南北广为种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