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朱泾有了一群奔走垃圾分类一线的“桶长”
  “桶长”的出现,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难题找到了“新钥匙”,从朱泾镇大茫、新泾、待泾三个村的探索实践来看,这把“新钥匙”既管用,又接地气。

  □通讯员 许士杰 蔡筱茹 

  记 者 曹佳慧 

  让全村人敬佩的“桶长”

  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新泾村卫生干部、一级“桶长”张冬华,每天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一直奋战在村内村外一线。她最大的感受是:村里干净了,群众高兴了,忙点累点也值了。

  “先看一看,分了没有;然后问一问,为啥这么分;最后再对分类不准确的进行纠正。”这是张冬华每周组织13个保洁员抽查一个小组时常说的话。“我开始就是不太习惯,老是干、湿不分的扔垃圾,经过小张多次上门宣传及现场示范,我才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越来越熟了。去年11月我还被评上了第二批垃圾分类示范户。”富强四组的张华中老人告诉记者。

  张冬华说,刚开始村里试点实行垃圾分类的时候,一些像张华中老人的村民都觉得太麻烦、不习惯。但经过我们的耐心宣传、指导、示范后,大部分村民现在都会主动地给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为了让垃圾分类效果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张冬华在村领导支持下,开展每月 “垃圾分类示范户”评选活动,由小组长、妇女组长和保洁员按照分类好、环境美的标准进行推荐、打分,每个组评选5 至8个“垃圾分类示范户”,并给予一定的日用品实物(如毛巾、牙膏等)以奖励。去年10月以来,已评选出近一千个“垃圾分类示范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说起村里的环境变化,村民们都说她这个“桶长”当得好。

  “守护村庄整洁是我的责任”

  晚饭后的汪金妹和往常一样,在埭头上挨家挨户检查垃圾分类情况,正巧村民姚娟玲提着两袋生活垃圾,准备往垃圾桶里扔。“我看一下。”汪金妹接过垃圾袋,认真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并在检查册上给姚娟玲打了个“√”。

  汪金妹是大茫村66个二级“桶长”之一,负责12组入户宣传、上门巡查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开始后,我几乎每天都要上门宣讲、指导,挨家挨户、一户不能落下,少的去两三次,多的有十次。有的老人多年习惯一时难改,嫌分类麻烦而有抵触情绪,也吃了不少闭门羹。”汪金妹说。“不过可不能小看这些老人。”她发现,只要跟他们多交流沟通,充分说明分类的规则,老人们做好分类的积极性就非常高,甚至比年轻人更有责任心。70多岁的钟引观老人不识字,汪金妹上门五六次才教会他把干湿垃圾分别放进对应的垃圾桶。有一次汪金妹还对他进行了考试,老人把垃圾分得清清楚楚,准确率100%。

  在去年7月和8月,汪金妹负责的12组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100%,也是全村第一个准确率达100%的小组。“守护村庄整洁是我的责任”。这背后更有汪金妹付出的辛勤劳动。

  一个保洁员感动一埭人

  一件黄马甲、一顶黄帽子、一辆四轮电瓶车、一把扫帚,一弯腰,一起身,村民家前的垃圾桶里的垃圾被她迅速倒入车上的垃圾大桶,顺便把“遗弃”在垃圾桶旁的垃圾扫起来并倒入垃圾桶,动作轻快又麻利……近日,记者来到待泾村,见到了正在收集垃圾的徐玉芳。她身材略微瘦小,眼睛格外有神,浑身上下有一股子不向苦难低头、不服输的劲儿。听说来意后她连忙走上前来,亲切地与记者握手问好。

  徐玉芳,今年60岁。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始后,原是看管垃圾房的她被村里返聘,担任村里的三级“桶长”——垃圾收集员。按照村里的安排,她负责5个村民小组160多户的垃圾收集和运输。上午三个半小时左右要跑五车,运走生活垃圾1吨左右。她把包干区当成自己的责任田来管,无论寒暑、台风暴雨,总能看到她骑着四轮电瓶车奔波在村里的乡间小路上,至今没有人投诉。“我们村能够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有全村保洁员的一份功劳。”村支书姚民军说。

  记者问她当这个“桶长”辛苦不辛苦,她说:“做生活哪有不辛苦的。我很乐意当这个‘桶长’,虽然辛苦点,但每个月还可以领取报酬,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家里的农活,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不难看出,垃圾分类试点对改善农村环境带来的好处越来越明显。而像张冬华、汪金妹、徐玉芳等“桶长”们作为这个新风尚的“传播者”,功不可没。“桶长制”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理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打通了农村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末端梗阻”,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有规可依、有序推进,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而有助于重塑乡村美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动态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金山朱泾有了一群奔走垃圾分类一线的“桶长”
油车村五色油菜花正值最佳赏花期
滑稽戏下乡演出改良沪郊文化土壤
书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
东方城乡报新农村04金山朱泾有了一群奔走垃圾分类一线的“桶长” 2019-04-04 2 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