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找准发力点
  □记者 曹佳慧

  金融机构作为源头活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发挥着杠杆和助推作用。农业经营主体为融资发愁,金融机构相关产品鲜为人知。长期以来,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如何发挥好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杠杆和助推作用?3月22日,闵行区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建设银行、农商银行、上银村镇银行及安信农保等多家金融机构带着政策和实惠走进广袤乡村。

  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前期的调研和走访工作基础上,推出了多种面向“三农”的产品。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主要用于安置房、水电路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危房改造、乡村旅游开发、古村镇保护等资金需求。负责人透露,体得益于该产品,闵行区梅陇镇、华漕镇等主体已获得资金得以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之一,过去一直以服务城市经济主体为主。但在新形势下,建行结合上海的区域特色,聚焦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银行积极探索出“都市型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引入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为缺乏抵押物的涉农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与上海市担保基金中心联手推出的农业担保基金贷,最高额度可达人民币300万元至500万元,极大降低涉农微小企的融资门槛。

  近年来,闵行区发布的“农业小额信用贷款”及“中担保信用贷款”等政策,得到农商银行、上银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同时,市、区两级颁布了本市合作社用于生产经营的银行贷款利息及安信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保费予以资金补贴的政策,为不少合作社减轻了贷款压力。上海敏航蔬果专业合作社就是惠农政策的受益者,通过以上政策,该合作社每年能获得近250万元的贷款用于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同样受益的还有正义园艺,目前正筹建田园综合体,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动态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政策
实地探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
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交出科研“成绩单”
嘉定菊园“真人书” 项目传承红色初心
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找准发力点
金山“环保五步法”跨前一步“因企施策”
东方城乡报动态A06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找准发力点 2019-03-26 2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