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让学生在化学课上变“魔术”、置身于课文的情景中诵读经典、在制作瓷器中感悟工匠精神……~~~
让学生在化学课上变“魔术”、置身于课文的情景中诵读经典、在制作瓷器中感悟工匠精神……~~~
让学生在化学课上变“魔术”、置身于课文的情景中诵读经典、在制作瓷器中感悟工匠精神……~~~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学生在化学课上变“魔术”、置身于课文的情景中诵读经典、在制作瓷器中感悟工匠精神……
金山区探索“融合育人”基础教育模式
■学生参加山阳田园“金山情”活动
  □通讯员 宋万军 李代友 记者 曹佳慧

  11月15日,主题为“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金山区开幕,论坛由金山区政府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金山区探索“融合育人”基础教育模式,受到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500余名教育界人士的肯定与好评。

  “跨界融合”推动实现“五育并举”

  作为论坛内容之一,金山区山阳中学的一堂现场观摩课,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课堂上,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笔蘸上事先准备好的米汤,在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字,纸干后痕迹全无,老师拿出一瓶碘水轻轻在纸上一涂,一行蓝色的字迹慢慢显现出来,引得学生称奇。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化学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色。据了解,山阳中学围绕让知识有趣、有用,运用魔术实验、装置改进、实验探究来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同时还用化学韵语、口诀、诗歌、顺口溜来增加课堂语言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作为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山阳中学领衔“艺术育人金山模式”的实践研究,逐步架构起“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艺培能、以艺促美、以艺养心”的办学体系,走出一条以“艺术”引领“一育带全育”的融合育人之路。在校长蒋水清看来,山阳中学融合育人的最大特色就是“跨界融合”。这些年,该学校培养了一批融合育人的老师,他们就像教书育人的“全科医生”,用艺术化的教学策略开展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教学,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愉快。“因为艺术化的教育最能抓住孩子的心。”

  据介绍,目前金山全区“以点带面”推动学校课程系统化建构正不断深化,以兴塔小学为代表的“以球润德、以球促学、以球健体”足球育人体系,以张堰地区学校、钱圩小学为代表的“以棋育德、以棋启智、以棋怡情”棋类育人办学思路,以及以漕泾小学、吕巷小学为代表的以“写一手好字、做一个好人”为目标,融“课堂学习、社团建设、实践体验”三位一体的书法教育体系等日趋成熟。

  金山区还实施“戏曲进校园”工程,在全区学校普及传统戏曲文化基础上,探索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金山特色”,目前普及到46所校园,有1672名学生参加。与上海沪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苏州市评弹团等专业院团合作,请专家名角深入校园“口传身授”,定期邀请戏曲名家给师生开展戏曲文化知识讲座。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戏曲夏令营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戏曲课堂、戏曲秀场、后台探秘、观摩演出、互动体验等,让师生走进不同的戏曲剧种,和经典对话、与艺术共鸣。在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中,金山区有7名学生获评上海市“百名校园戏曲之星”称号。

  “五育融合”关键在于“打破打通”

  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并非是孤立的,应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要实现“五育融合”育人,关键在于如何打破其边界壁垒、打通内在联系。这是参加本次论坛的各地教育界人士的一致共识。

  金山区教育局负责人在论坛主旨发言中认为,融合育人的源动力在于办学体制的破冰,在于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边界,促进学校内外、体制内外资源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近年来金山区在探索中建立起的以“家促会、青体办、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少年宫联盟、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为代表的新型的教育供给、服务平台和协同机制,在沪上备受关注。

  2016年,金山区教育局、体育局打破行政分割,携手成立青少年体育工作办公室,整合相关职能、人员,合署办公,统筹协调、指导组织开展全区青少年体育工作,将学生体育训练与品德培养、文化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近几年,除学生体质水平获得大幅提升,金山区学生足球、曲棍球、排球、射击等运动队多次在国内外赛场摘金夺银,还形成了跳踢、毽球、打莲湘、舞龙、腰鼓等一批特色传统体育项目。

  2014年,金山区打通校内外边界,建立了社团组织——家庭教育促进会,并提供注册场地和办公场所,帮助建立《我们的孩子》网站。家促会整合社会和家长资源助力学校发展,还建立家长驻校制并在全区推广,举行家长开放日、金山家长看教育等活动,形成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融合育人的局面,也使许多家校矛盾得到化解。

  此外,金山区还打通系统内外边界,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合力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基地。如今,荣欣书院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学生礼仪教育,山阳田园以龙文化为核心的农业传统生活体验课程,强丰农庄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中秋诗会,山塘琮璞苑以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传承为核心的青瓷体验和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课程,已成为金山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受学生喜爱。2017年成立的金山区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整合了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资源,开设“农业大讲堂”,推进现代农业学习体验活动,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

  同日,上海市首家成立的金山区德育发展中心在论坛上揭牌。据悉,金山区将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进一步挖掘、梳理区域实践经验,完善具有传承基础、体现时代特征的融合育人系统性框架设计,出台《金山区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实施方案》,加强融合育人理论研究,优化融合育人教育体系,完善区域推进路径。另一方面,以德育发展中心为平台,为准确研判、及时破解融合育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科学导航,构建区域、学区、学校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利用、开发好区域、学校多样化资源平台、特色项目,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和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特稿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专题
金山区探索“融合育人”基础教育模式
梅陇曹行村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步伐
“金大哥”·微信群·快板词
东方城乡报关注A05金山区探索“融合育人”基础教育模式 2018-11-20 2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