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培训机构面向小学生举办竞赛、建立民办培训机构收费专用存款账户监管制度、公办教师在培训机构任教将被“一票否决”……日前,湖北武汉市出台的《民办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为现行的学生教育体系可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那便是将行政管理上已被普遍采用的“负面清单”的办法,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体系之中,这里面既有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约束,也有对学校老师的约束,核心是为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最早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而今,公办学校的老师们也拥有了“负面清单”,那就是有偿补课、体罚侮辱学生,这些成为老师们的禁区,将会成为一票否决的根据。这样的政策当然是好的,但是很多人仍然心有疑虑。之所以产生疑虑的原因就在于,这些行为其实早就有明令禁止的,但随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普遍焦虑等综合原因,教师有偿补课在很多城市的小学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甚至“老师上课不讲下课讲”已经成为很多老师们惯常的行为,家长们也是多次反映,但是这些行为要查处起来却非常困难。这样的行为究竟该如何监督,如何查处、如何问责确实很困难,需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再行探索。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光是校外培训机构及学校老师该有“负面清单”,家长也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与认知,也该有禁区不能触碰,比如在孩子面前吵架、抱怨、说脏话、说谎及否定孩子的梦想、体罚孩子等行为也该被划入“禁区”,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