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共享客厅”有新意
  □小王

  近期在深入社区的走访中,发现一种类似于“共享会客厅”的模式在居民区中悄然兴起,其通过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方面的展陈,以及附近居民在文化礼堂中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凝聚力,以居民群众为主体进行功能运作,颇有新意。

  人们常说,社区是居民的大家庭。但是,这个大家庭,不能局限于居委会或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里,还需要有一个能真正把居民聚拢在一起、使邻里关系更密切、传播交流更便捷的实体性场所。应该说,“共享会客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居民们在这里可以端来自家的拿手菜,一起包馄饨饺子分享,如此温馨的场景,在私密性越来越强的城市里真是很难得和珍贵。有了“共享会客厅”,不仅类似的聚会、交流可以经常举办,日常的文化活动也有了相应条件,甚至哪户居民家里有了红白喜事,家里地方小招待不开,都可以借用一下“共享会客厅”,解决临时困难。只要有一套人人认可的规则,只要有管理人员尽心尽力地履职,这个“共享会客厅”的作用,可能还会超出人们的想象。

  在一个公共的空间内给居民提供交流的机会以及各类文化服务,兼顾了居民对隐私、交流和文化活动等的多方面需求,是“共享”概念在社区文化服务领域,对以上两种生活方式“取长补短”的成功实践。随着各地“五违四必”整治力度的不断深入,一些被腾退出来的空间,也就有了如何利用的问题。与此同时,能有一个不用花钱的地方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感受生活的有滋有味,也是百姓一个合情合理的梦想。将现有资源与百姓梦想衔接在一起,“共享会客厅”可谓办到了百姓心坎上,很有全面推广的可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倾述
   第A04版:健康
   第A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A06版:人物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写作
浦东塘桥社区志愿者服务万名白领
社区“共享客厅”有新意
惠南镇“80后”志愿者团队坚持三年上门为老服务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A05社区“共享客厅”有新意 2018-03-16 2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