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条件好的养老机构,收费普遍偏高,大多数老年人无力承受。而收费低的养老机构,条件则往往不尽人意,老年人也大都无法接受。这就是涉老行业长期以来不容回避的一对现实矛盾。
上海邻港养护院(以下简称“邻港养护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为探索与寻求一种“普惠型”优质涉老助残运营服务模式而努力,将公益性放首位。在其收纳人群的比例中,自闭症、脑瘫、老年痴呆、残疾等各类智障、肢障全护理患者占了近90%,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全护理对象都已到了临终关怀阶段。也就是说,很多养老机构中不受待见的那一部分群体,在邻港养护院中统统都能得到妥善安置,让他们有了一个温馨的归宿。
由于收纳对象特殊,再加上地处偏远郊区,入住率低、财务收支压力大,也由此成了制约邻港养护院长远发展的一个短板。而物质基础的薄弱,致使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频频流失,员工队伍不够稳定,则成了邻港养护院发展瓶颈中的一个痛点。通过与世联行的成功牵手,邻港养护院的这些短点痛点有望迎刃而解,有望让邻港养护院实现脱胎换骨的品牌扩张。
办院7年,有收获也有无奈在浦东乃至整个上海养护院中,邻港养护院可谓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多管家”,既挂有经市民政局所批准的养老机构招牌,又有经市残联批准的残疾人养护基地、盲人定点养护基地和由市卫计委、医保局批准的医养结合的卫生机构及医保定点单位等资质,同时还设有一个与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进行合作的康复中心。
经过近7年时间的发展,邻港养护院在管理上渐已形成一套自己的独特模式,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不仅能基本满足老人和残疾人在医疗、住养、护理、康复、娱乐等多方面的不同需求,且在养护院内率先设立了市慈善基金会的专项基金,成立了一家由病患家属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行农地认购托管、且可通过农产品自产自销实现盈利来缓解养护院运营压力的果蔬专业合作社。并且在浦东民营养护院中率先创建了党支部,其党建工作也走在行业前列。
邻港养护院在财务收支相对趋紧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努力为入住对象创造条件,提升其入住生活品质。即每年在不给老人及残疾人士增加额外经济负担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各项有益于入住对象身心健康的院内外娱乐活动。通过与部队及社会各阶层结对,积极营造助老助残志愿服务氛围,为院内众多弱势群体传递人间真情,让他们享有与常人一样的快乐生活。在困难面前不言放弃,为邻港养护院赢得了良好声誉。
然而,囿于行业属性的局限性及收纳对象的特殊性等因素,邻港养护院一路走来也曾面临诸多无奈。邻港养护院院长黄飞介绍,地处偏远郊区农村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得不到相应保障几乎已成了一个通病。
目前,邻港养护院的入住人群结构已形成“三三布局”,即1/3来自市区、1/3来自陆家嘴周边地区、1/3来自当地农村辖区。尽管从人员层次结构组成来看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但这些群体中全护理人员多、管理难度大,因而也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且从市场角度来说,邻港养护院的内设医疗结构的运营压力也随之会增加。”因此,为了让护理服务有相应保障的同时,给病患提供较好的医疗支撑,邻港养护院平时还需为平衡财务收支绞尽脑汁。
转型升级,有望弥合短点痛点不进则退,这是现实中的一条自然法则。为了摆脱单打独斗、势单力薄的被动局面,邻港养护院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在前行中不断寻找突破口,并作过不少新尝试。如前后曾接触过60余家大集团公司,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国内各大集团公司。黄飞说,其中有不少人曾想收购邻港养护院,也有好多人曾表示过拟与邻港养护院进行合作,但最终都因在理念上的差异分歧而未能达成意向走到一起。
一个“高大上”的上市公司和一个“草根”养护院,平台的悬殊差异使彼此原本根本不可能扯到一起。然而,邻港养护院最终还是攀上了世联行这根“高枝”,这其中除了黄飞的个人魅力外,还有黄飞身旁的一位关键性人物——世联邻港项目执行人之一费翔的作用。费翔曾与金融投资和经济型酒店管理打过交道,思维敏捷,且具有较强的谈判与顶层设计能力,是黄飞身边一位默契而难得的搭档。据费翔介绍,“世联邻港”合作项目是经过了双方历时一年多的理性交流与协商所达成了一个共识,其中也包括在理念与战略视角上的一种合拍。
费翔说,在服务价值的核心要素内,有包括类酒店管理元素、物业管理元素、公司管理元素、医务管理元素、护理管理元素等多元素组合,即它是一个复合型集成的综合服务元素体。而世联行对于服务的认知、培训、体系、运营等方面,则有着标新领异、有别于诸多企业的独到诠释,且已在国内服务业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与行业地位。邻港养护院经过近7年的慈善运营,也已在服务端的功能价值与口碑形象上有所建树,使双方有了一个契合点。
“世联邻港”合作项目的推出,有望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残疾人士及特殊人群。与此同时,依托世联行这个服务品牌,使邻港养护院服务端上的短点痛点也有望一并迎刃而解。费翔说,根据项目的规划要求,“世联邻港”现阶段的定位是在上海市区及浦东新区布局性地参与、招标、承接“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项目。通过自身养老及护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运营管理系统、养护培训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逐步形成医、养、护及康复的一体化,最终将“世联邻港”打造成一个“公办民营”的优势品牌,以形成服务保障优质、发展模式多样、社会参与广泛、全市老人共享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