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部门专家认为,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规模种植绿色超级稻符合农作物品种“优、新、绿”的发展要求,既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新动力,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据了解,绿色超级稻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植入旱稻节水抗旱特性而育成的新品种。专程前来向李德强传授节水抗旱稻技术的上海市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介绍:“水稻每年要吃掉全国50%以上淡水,农药、化肥洒在水中,只有30%被吸收了,其他流入了江河湖海。”如何让水稻既少“吃水”,又使缺水型中低产田焕发生机?经过多年攻关,罗利军率领上海市生物基因中心团队研发出了绿色超级稻,它既节约水,又能粗放生长,免耕栽培、旱种旱管,产量毫不逊色于传统水稻。2013年,这项研发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去年,绿色超级稻在江西省试种2万亩获得成功,平均产量达到500公斤以上,最高的亩产达636公斤。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陈大洲说:“绿色超级稻的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能节省50%以上的灌溉水,大量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在灌溉条件不足的中低产田,节水抗旱稻在缺水条件下可实现稳产保收。”目前,江西省有中低产田3000多万亩,如果全部推广种植节水抗旱稻,全省每年可增产稻谷50多亿公斤,农民可增收100多亿元。据了解,江西省将采取措施,加大推广种植绿色超级稻的力度。 宋海峰 方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