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三农参考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在共建共享
  □刘刚

  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亿万农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迫切需要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尤其是要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上下功夫。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有效供给。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阵地和平台。要从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看电影、参加文体活动等基本文化活动着手,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法治宣传、科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就业技能培训等,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作等权利,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途径和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探索通过向文艺院团、民间文化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管理运行机制,打造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只有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才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而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依托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等分散孤立的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使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平台。要创新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可以建立基层文化事业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和人才配备、激励机制,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标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设施良性运转、长期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发挥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的社会化运营,引导群众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典型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种业
   第B08版:国际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在共建共享
农业部部署2016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短板怎么补
东方城乡报三农参考周刊B01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在共建共享 2016-10-11 2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