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伴随市、区“十三五”规划实施,补好短板、提升城市整体效益,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强音。三林镇人大抓住镇外环外区域列入新区四大整治片区的契机,依靠区人大的精心指导和镇党委的有力领导,依法果断出招,剑指“五违”乱象。
一份代表建议,激起了千层浪花
今年1月,在三林镇人大的鼎力支持下,区人大代表高幸奇肩负百姓重托,深入调研,几易其稿,在区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外环线三林地区400米绿化带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直言“外环线三林地区属于典型‘城中村’,目前还未拆迁改造,外环线100米林带外的400米规划绿带,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丛生,居民要求综合治理的呼声强烈!”同时提出了顶层设计、分类整治、长效管理、规划落地4项建议。区人大代表汤文芳还在区人代会专题审议时大声疾呼:区政府要大力推动项目落地,真正以开发带动整治,彻底消除外环外区域约250万平方米存量违法建筑。
代表的建议,与新区的重要决策“心气相通”,与三林镇的相应谋划“同频共振”!3月中旬,三林镇贯彻新区部署,召开动员大会,拉开了环外整治的序幕。4月上旬,区人大、区政府抓紧研究,把代表的建议作为“一号重点督办件”。三林镇上下齐心,镇党委书记王晓杰等12位镇领导班子成员包干督战,全体代表共同参与,宣传、签约、清退、拆违攻势强劲,7.5平方公里重点整治区域如火如荼。
一场精彩报告,提振了攻坚斗志
“兵马”已动,“粮草”更须先行。为增强人大代表投身整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帮助代表知情监督,补足“精神食粮”,4月22日,镇人大特邀了资深的“浦东老开发”,区政协副主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曹亚中为代表作履职培训,题目更是旗帜鲜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补好城市管理短板”。曹局长没用PPT,仅在笔记本上拟了几句提纲,思绪便如同江水奔涌:市区两级“补短板”的决策部署、新区“五违”问题现状、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违法建筑整治的难度和策略、对三林镇党政班子的要求……5项内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同时,他殷切期望三林镇新班子要勇担当、敢攻坚、善突破,人大代表和党员干部要全力参与,奋力打好综合治理的“漂亮仗”。
一个重要决议,强化了法治保障
法治,是支撑整治的重要基石。三林镇人大主席唐雯表示,为整治工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才能更好发挥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
经过精心研究,决定由镇人大主席团提出《三林镇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通过决议,依法保障和加强外环外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议案》和相关《决议(草案)》。《决议》强调:“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集中、难度最大的区域,高强度推进环境整治,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从6个方面入手,细化了对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支持政府攻坚克难的规定。镇四届人大八次会议分组审议《决议(草案)》时,代表们一致点赞。
一项执法检查,支撑了综合治理
“借东风”,让镇人大支持环境综合整治的底气更足、决心更强。3月初,区人大启动了关于《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的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镇人大借势发力,会同镇政府集中开展了一个半月的执法检查。特别咬定综合整治的任务,围绕人口调控年度目标、学前儿童看护点整治、违法建筑整治等12个基础数据完成情况,以及责任归属等内容,“一竿子”扎到了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和天花庵村等村居,直击问题,边查边纠,促进政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响鼓敲在最前线,众人拾柴火焰高。三林镇环境综合整治初战告捷,截至5月12日,已签约点位592家,同时清退点位41家,整治点位29家,整治面积171770.26平方米,整治面积率12.5%。镇党委书记王晓杰进一步强调,镇人大要更好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为打赢拆违的“攻坚仗”,提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都市重镇建设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 李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