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社区科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有望于2018年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
  我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在日前举行的“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中表示,“嫦娥四号”任务已经通过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审议,正式开始实施,有望于2018年实现造访月球背面,并将搭载国外载荷。

  刘继忠表示,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嫦娥四号”探测器和运载火箭正样产品已基本齐套。经过反复比较,专项小组确定了“着陆器和巡视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就位和巡视探测,并增加中继卫星在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进行中继通信”的实施方案。“目前,实施方案已经过各方充分协商,通过了综合评估。同时,与近十个国家或航天组织进行国际科学载荷合作的商谈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据刘继忠介绍,通过实施“嫦娥三号”任务,我国已经具备开展月球背面探测的科学和技术基础,并形成了主要产品,而美国、欧空局等其他航天大国和空间组织的相关探测项目尚处在论证阶段。

  “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这一机遇,尽快启动实施嫦娥四号任务,实现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由追随到引领的跨越。”刘继忠表示,“嫦娥四号”任务的实施,有望于2018年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并且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月中继通信,同时获取相关科学探测数据。

  据悉,“嫦娥四号”可为我国科学工作者提供难得的空间科学研究平台,利用月球背面屏蔽地球无线电干扰的独特条件,开展空间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填补国际空白。此外,利用月球背面保存的最古老月壳岩石的独特条件开展地质特征调查,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建立集地形地貌、浅层结构、物质成分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剖面和演化模型,获得对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知。

  另据刘继忠透露,“嫦娥五号”目前也已经完成了方案和初样的研制阶段,于2015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目前进展顺利。

  魏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人物面孔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绿野副刊
中国高质量科研对世界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
英科学家准备“修改”人类胚胎基因
天文专家:猴年两头无“春”系正常历法演变
中国科学家揭示东亚人群肤色因何变浅
我国有望于2018年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
超强3D打印陶瓷可耐1700度高温
东方城乡报社区科普B07我国有望于2018年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 2016-01-22 2 2016年0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