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志强
本报讯 深秋时节,走进浦东新区大团镇海潮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千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基地,稻穗喷金,稻香扑鼻,好似《红楼梦》中“十里稻花香”意境。只要天气晴好,随处可见农田收割机在金色稻浪里轰隆隆作业,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村民脸上。充满诗情画意的丰收美景,也吸引了许多郊游赏景的游客,田野上还可以看到拿着“长枪短炮”摄影爱好者的身影。
稻米生产历史悠久
海潮村位于大团镇东面,因过去村里有一座海潮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宣统三年(1911年),有大团乡民发起捐募,建造了海潮寺,供奉施相公、杨老爷、孟将军、送子观音,香火旺盛。2002年11月,海潮村与沙庙村合并,建立新的海潮村,总面积达2.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6.46亩,共有村民小组20个,总户数1522户,总人口3708人。
海潮村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利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这里出产的稻米米质圆润,晶莹剔透,在当地很有名气。
水稻生产的“领跑者”
海潮村拥有2000亩耕地,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有1000余亩。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海潮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建起了千亩水稻丰产示范基地、百亩水稻育秧示范基地,还成立了潮禾水稻专业合作社。在市、区水稻专家、科技人员的帮助下,该合作社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合作社拥有13台新型插秧机,百亩水稻育秧示范基地为全镇6000亩水稻培育优质水稻秧苗,并提供机插秧技术服务。
2010年,潮禾水稻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培育富硒大米。合作社从江苏农科院引进早熟优质水稻,技术人员采用微生物有机肥、施用西北农科院生产的有机硒肥等措施,精心培育。经过多年探索,富硒大米从最初的6亩逐渐发展到如今40亩。经上海食品研究所检测,潮禾稻米样本中富含硒、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硒含量达到0.170毫克/公斤的国家富硒标准。
为了让富硒大米走向市场,合作社注册了“海潮农场”商标,投资近10万元购买了大米真空包装机,制作了包装袋、包装盒,还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潮禾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大米具有成熟上市早、米质香糯可口和富硒的优点,弥补了市场不足。今年收获的10000公斤2000箱富硒大米,自国庆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潮禾富硒大米项目入选了浦东新区2015年度十大社会创新项目;潮禾水稻专业合作社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3·15”放心消费诚信会员单位荣誉称号。
致力于发展乡村游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替宝玉作的《杏帘在望》诗,诗中描写的农耕时代“十里稻花香”的景象,令人神往。“稻香村”这三个字流传至今。以水稻种植闻名的海潮村是现代版的“稻香村”。
据海潮村村干部介绍,由于前阶段阴雨连绵,村里的水稻大多还未收割,这几天天气晴好,村民们正抓紧收割。丰收美景也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游玩观赏。大团镇正致力于发展乡村游,海潮村有“十里稻花香”、“稻香村”景色,这是很好乡村游资源。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润堡生态农业园,已成为演绎低碳循环农业的一个新亮点。村里的万金路、海潮路等村道平坦宽敞,十分适宜骑行赏景,已被列入大团乡村游“十大骑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