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徐汇区龙华街道俞一居民区,一条刚建成的南北走向的道路十分开阔。不久前,道路西侧又建起了一座可以供30多人休闲、娱乐、避雨的木质八角亭。在先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小区居民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亭一路”两个“老大难”问题便得以解决,被居民们誉为“三严三实”聚民心,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
车分流 筑“便民路”
俞一居民区北面是一条东西向的通江大河,河南面有一条小路,而小区的主要出口就建在小区北面的这条小路边。于是,小区里1084户2600名居民、百余辆私家车、西头的派出所警车、小区里的单位和幼儿园的车辆,都要从这条小路进出,而这条小道的宽度也仅为“双车道”。上下班高峰时段,人车争道,险象环生。
在去年10月开展的“双结对”活动中,居民意见被递上去后,龙华街道党工委领导与小区党总支和物业等多方协调,在集中居民的意见后,一条宽8米、长80米贯通小区南北的“便民路”建成了,将原先的“北门”进出改成了“南门”进出。而南门外则是一条比“北路”宽一倍多的龙恒路,大大改善了车辆和居民的出行条件。新“南门”的建设,采纳大多数居民的意见,建成了不锈钢围栏、进出分道的新型大门。令居民头痛的出门难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避风雨 建“民心亭”
小区里原先有个土堆,铺了些“花格砖”便算是绿地了。时间一长,“花格砖”上长满了青草还孽生了蚊虫苍蝇。有些老人拔掉了青草,在土堆上用塑料和破布搭成了一个小棚子,用来打牌、聊天、闲坐。可这个棚子实在太破,与小区环境很不协调。于是,拔掉这个棚子,成了居民们最大的呼声。
在“三严三实”活动中,龙华街道党工委领导与居民区党总支一起,将居民的呼声和诉求作了归纳和整理,制定了新建大型木凉亭的方案,排出了施工进度表,并邀请居民当好“监工”。为了降低凉亭建设给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施工方采取了异地制作、现场安装的办法,于8月中旬的双休日进行了拼装。仅一昼夜功夫,一座高6米、可以同时容纳30多位居民休闲的凉亭就耸立在大家的眼前。“宽敞、大气、环保、实用”,是居民们的共同评价,其中,一位居民还建议将凉亭命名为“民心亭”。
“一路一亭”的建成,不仅让小区居民看到街道党工委为民办实事的真心实意,而且有人还对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愿意当一名志愿者,以后小区有事,只要招呼一声,立马就到。
如今,关心小区安全、楼道卫生,帮助邻里、热心公益的居民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