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
加拿大农产品在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凭借本国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现代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上做到了高度规模化和集约化。与我国农业以小农、小规模经营为主形成鲜明对比。据加中科技交流中心介绍,目前,加拿大种植业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平均达到300公顷左右,其中,10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5%,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0%。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达省两省的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分别为394公顷和348公顷,全国最大规模的种植业家庭农场大多集中在这两省。在养殖业中,奶牛养殖平均规模为200头-300头左右,肉牛养殖规模6000头左右,生猪养殖规模 3000头左右。家庭农场的现代化水平很高,全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大致配备有两台拖拉机,负担120公顷耕地,其中大功率的农业机械占很大比重,各种大型和高功率的农机具互相配套,许多田间作业可以一次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使家庭农场主们的投资收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平,尽管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呈减少趋势,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却在不断提高。全国粮食产量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但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名列世界各国之首。加拿大目前每个农业劳动力一年可供养120人,可提供20万公斤粮食,牛肉4000多公斤,猪肉2000公斤。
●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专业化
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在加拿大,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分别体现在区域布局的专业化和家庭农场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两个层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从区域布局层面看,该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已在全国10省中形成了不同的区位优势。谷物生产主要集中在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草原三省”,这里不仅是加国的粮仓,而且堪称世界“粮仓”。阿尔伯塔省的大麦产量差不多占全国产量的一半,全国70%以上的肉牛在这里育肥,拥有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厂、饲料加工厂;萨斯喀彻温省农田规模为全国之最,小麦占全国总产的3/5,这里还建有联邦农业部双低油菜研究中心。中部地区的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则突出了紧邻美国的区位优势,以奶牛、肉牛、鸡、猪等畜牧业和蔬菜、水果、马铃薯等精细农业以及烟草、枫树产业等特种作物为主,仅奶牛业就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乳牛场,尤其是安大略省,是加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科技最发达地区,代表了加国现代农业的最高水平,全国3/4的玉米产量和所有的大豆生产都集中在安大略省。
从家庭农场产业分工层面看,也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加拿大家庭农场主要分为饲畜业农场、谷物农场、农牧业混合农场和特种作物农场4类。饲畜农场以饲养牲口为主,谷物农场基本上种植小麦、大麦和燕麦等大田作物,混合农场既种植大田作物也兼养牲畜,特种作物农场主要从事水果、蔬菜和烟草等耕作。在这4类家庭农场中,以经营粮食、油料(双低油菜籽)和牛畜为主的家庭农场最多,约占全国农场总数的60%,奶制品和禽蛋类农场约占10%,养猪农场占3%,混合农场比重很少。而且一个家庭农场一般只生产经营一种或很少几种农产品,有的养殖农场虽然也配有较大面积的耕地,但一般只生产自家养殖所需饲料,不作为商品出售。与高度专业化生产相适应,加拿大的社会化服务也非常发达,家庭农场只负责生产,其他环节的工作,自有专业协会组织代替他们组织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零售商去完成。
●农业经营方式高度市场化
加拿大的家庭农场98%归私人所有,农场经营的土地大部份是私人财产,少部分是向国家租赁国有土地进行经营;家庭农场依据法律规定设立并进行企业登记,按规范的公司制企业进行运行;农场主与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全部按市场规则进行规范,虽然有的产品实行配额管理,但配额的分配和转让全部按市场手段进行,虽然有的产品实行全国统一价格,但价格的制定过程也是按市场规则进行,由各类协会组织代表家庭农场主与收购商或收购商代表进行谈判确定,农业生产者、经销商、加工商的自主权均得到法律的充分尊重和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农场主们自己组织的协会、联合会、促进会等各类民间组织,也是按市场规则行事,董事会由农场主选举产生,办事机构由董事会聘任的职业经理进行经营管理,不具有任何行政管理的色彩。
●家庭农场的运行方式高度组织化
表面上看,加拿大农业经营体制是以一家一户为主分散经营,与我国农村分户经营情况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运行却通过协会等农民自律组织实现了高度组织化,由此也从更高层面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而且显得灵活、实用。这些组织的特点表现在:
一是涵盖领域广。从管理范围看,既有全国性组织,又有地区性组织,但凡与农业相关的生产、食品加工、流通等各个领域,几乎都有这类组织存在。从规模看,大的如上世纪30年代从农民政党逐步演变成的全国性的农民联合会(又翻译又农场联合会),势力最大,有会员15万以上,在全国农民中,除有4000人参加了基督教农民联合会、900人参加了农业工会和少部分所罗门教徒不参加任何组织外,绝大多数农民都是这个联合会的成员。该会在各省都有会员单位,甚至连奶牛协会、肉鸡协会等专业协会也是他的会员单位。从功能看,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但更多的是专业性组织,如牧草理事协会等,对农民的帮助也更实惠。
二是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既规范又灵活。(1)组建和参加都方便自愿。在加拿大,家庭农场主们可以根据需要自愿参加一个或几个协会,也可以发起组织新的协会。如大豆产业要成立产品营销委员会,大豆产业的农场主只需提出创意,有关部门按照农业统计部门或发起人提供的大豆产业家庭农场主名单,用信函、电邮等方式向他们征求意见,如果有66%的大豆产业农场主投赞成票,或投赞成票的农场主所生产的大豆产量超过50%,就可以注册登记成立。(2)运行方式灵活。有紧密型,也有松散型,主要取决于该产业或该产品的特点及会员意愿。以营销委员会为例,有五种运行办法:第一种是宣传促销型,这类组织只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农产品科研、市场宣传,不参与市场供应和价格谈判制定。如人参、双低油菜的营销协会。第二种是谈判型,这类组织只代表农户与收购商进行价格谈判,不参与市场供应。如大豆、土豆、加工用葡萄的营销协会。第三种是定价型,代表农户与买方协商制定出市场最低保护价,不参与市场供应。如鲜食葡萄营销协会。第四种是集中销售型,各家庭农场的产品由协会统一定级、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如小麦、牲畜、白豆营销协会。第五种是统一经营型。管生产配额的分配和转让、市场供应、价格谈判和制定等,如牛奶等5个全国性组织。(3)治理机制规范。大多借鉴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安省的农民联合会为例,由会员投票选举产生董事会,每年11月选举一次,董事会由115人组成,全部是家庭农场主;董事会成员选举产生董事会主席和董事会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7名执行董事组成;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的职业经理担任,总部设研究部、联络部、会员服务部、行政部、财政部5个办事机构,20名员工。其中,研究部负责研究提出需要解决的重大政策和问题,联络部负责与公众、政府和会员的联络,了解会员的意向。日常工作采取各部门负责人向总经理负责、总经理向7个执行董事负责、执行董事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流程。组织在全省各地还派有20名工作人员,在基层为会员提供包括法律在内的各项服务。经费来源主要靠上缴会费,会员无论农场大小,年交会费150加元,用于工作人员工资、会议等日常办公经费、主席和董事们办公补助。
三是作用大。这些组织由于都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其领导人就是家庭农场主,而且也必须获得大多数家庭农场主的同意才能当选,从而保证了各类组织能始终如一地代表大多数农场主们的利益,并互相配合联动,从某个方面或从不同角度为农民服务,成为农民不可或缺的组织。综合起来看,他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代表会员利益与政府部门对话与沟通,向联邦和省议会游说,反映农民的呼声和要求,争取两级政府不断出台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社区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与政府合作,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环保等重大问题。如在解决两年前沃克顿镇因农业生产污染环境的问题中,安省农民联合会就在协助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争取政府经费支持农民改善生产条件、辅导农民正确使用牲畜粪便处理方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实行行业自律,协调生产与流通秩序。如牛奶、肉鸡、鸡蛋、火鸡、种蛋5个产业,因属于国家限制和控制进口的特殊产品,目前实行的是最严格的行业管理方式,生产配额的分配、市场供应、产品定价、与收购商谈判等都由农民自己组织的专业营销委员会统一负责,从而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切实保护了农户和加工商的共同利益。(4)直接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包括信息咨询、法律帮助、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测试、教育培训、经济合作、对外联络、农资购买、产品运输等各类服务,同时还作为代表参加国际合作社联盟,组织农户直接参与国际合作社的合作和交流活动等。
●生产者知识化
加拿大的基础教育福利化程度很高,每个公民都享有12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充分保证了加拿大每个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农业从业者大都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在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增强环境保护观念、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率等多方面都具有强烈的主动意识。在加拿大,由于生产高度集约化,田间生产和畜牧养殖都是依靠大型农机具和现代化设备与设施来完成的,农民的主要工作就是监控、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并完成难以用机器替代的工作。因此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农民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机器的操作和有效完成特定的技能,才能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正常开展。这样促使家庭农场的经营者、生产者的技能必须不断提高。高素质的农民保证了加拿大家庭农场的高科技水平。
家庭农场的上述特点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该国农业生产水平之所以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决不是偶然的,与他们采取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并拥有这样的高素质生产者队伍直接相关。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