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由于该村有一个香火旺盛的“关王庙”,所以又称为“关王村”。随着时代变迁,解放后依据村落的地理环境,“关王村”更名为淀峰村。今年以来,淀峰村积极创建区级美丽乡村,成效显著。
佛教文化由来已久
“关王庙”,又称“武圣大庙”,庙内有一棵见证淀峰村历史发展的古银杏树。这株古银杏树围6米,高36.5米,东西冠径达17米,经市园林部门鉴定,此树树龄已达1055年,约为五代时所植,是上海地区最古、最大的一株银杏,也是淀山湖上往来船只、渔民捕捞而归的天然航标,如今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80年代初,宗教活动的恢复,关王庙得以重新修葺。1989年,关王庙修缮扩建,取名报国寺,即取佛教四众弟子报恩于国土之意。如今的报国寺,气势恢宏,每逢初一和十五,香客盈门;加之地处淀山湖畔,风景秀丽,交通便捷,成为环淀山游览的一大景点。
传统捕捞渔歌唱晚
淀山湖是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有丰富鱼类资源,水域面积达62平方公里。淀峰村二组村民,过去家家有渔船,人人会捕鱼,他们以船为家,日出撒网,日落收网,世代以捕捞为生。如今,村民有了住房,傍水而居,真正从事捕捞作业的都是上了一定年龄的渔民,但那种传统捕捞文化仍在延续,走进二组村宅,一种淳朴的水乡渔民的原生态生活映入眼帘:过去出门一支橹,现在驾驶机动船,捕捞的新鲜鱼虾,都是舌尖上的美味,很多市民都会慕名前来购买。如今,“风吹芦苇倒,湖上渔舟飘,舱内鱼而跃,渔夫喜眉梢”的喜人景象随处可见。
金舟渔村休闲乐园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非彭蠡,亦非衡阳,淀峰村的金舟渔村也是如此。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金舟渔村以淀山湖旅游为契机,于2008年建成对外开放,是一个以体验渔家生活和农家生活为主的乡村休闲度假场所,集餐饮、娱乐为一体,主要突出“乡味、渔味、野味”特色。金舟渔村背靠淀山湖,环境优美,寂静安逸,就像融入在大自然之中,成为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天翼基地”桃红柳绿
为了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淀峰村于2002年引进河南天翼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其占地435亩,用于种植各类观赏桃花,现在已形成规模,公司基地内种植各类观赏桃树、梨树、蔬果等植物,每年到桃花盛开季节,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片胭脂,晕染着天际。据悉,2017年国际桃花节将在此举办。
公益福利造福村民
淀峰村总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4亩,其中鱼塘面积50.8亩。另外,拥有淀山湖捕捞水域面积38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432户,总人口为1175人。沿淀山湖景观带3.4公里,村内28条河道纵横交错,绿化覆盖率69%。
据了解,淀峰村于2010年全村完成村庄改造,2011年完成污水网改造,土地流转率100%。村里每年对退休老人发放2000元的补助,农保村民医药费报销50%,应届考取大学的考生给予2200元奖励。2012年,村里还建造500平方米的为农服务站,涵盖农民远程教育、农村数字影院、农家书屋,村民举办婚、丧事的服务场所。今年以来,淀峰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包括:村庄内河道整治、村庄外河道养护、村庄环境整治及改造、道路及桥梁改造、环卫设施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成效初显。
近年来,淀峰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村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使村经济保持健康、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五好村党组织、上海市卫生村、上海市绿色小康示范村、计划生育协会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如今,淀峰村这一千年古村焕发生机,百户村民安居乐业,淀山湖畔渔歌唱晚,成为村民和游客心目中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