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鑫 李谆谆 记者 忻才康
奉献爱心 助医帮困
上海化工区对金山区漕泾镇的爱心助医项目始自去年8月。今年10月份开始第二期爱心助医。漕泾镇副镇长张军介绍,去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提出农村困难群众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现象。为此,镇党委、镇政府多方想办法。上海化工区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伸出了援手,决定对患有常见病和慢性疾病的困难人群进行助医帮困。受助者可享受1000元的助医卡,在化工区医疗中心进行诊疗、配药、体检消费,去年共有700名居民受益,今年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要,名额将提升到800名。
水库村的周亚彩老人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因为患有骨质增生、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周亚彩每年的医药费用高达上万元,而去年周亚彩享受了化工区的这项助医服务,“一大部分的慢性病药都可以在化工区配到,帮家里减轻了一部分负担”,老人对这项帮扶表示感谢。
增丰村的姚粉娟老人是抗美援朝战士遗孀,在2014年的爱心助医中也享受了1000元的医疗帮扶,其家属说,领卡的那天老人心情很是激动,不仅仅是因为物质上的帮扶,而是因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除了家人,能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心,这种感受很温暖。”
“助医帮困,对于上海化工区来说,是一种善举”。而为了将善举真正做到大家的“心上”,张军介绍,化工区医疗中心在用心服务方面作出努力。在每季度与镇、村居工作人员的沟通会基础上,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时沟通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创造条件“特事特办”,如了解到居民的用药习惯,及时调整中心的药品种类;考虑到部分居民没有及时消费,将活动截止日期延长了一个月;为了方便患者就医,每周六上午开出助医的“特需”门诊等。
回馈社会 责任担当
小小医疗卡中蕴含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据了解,为了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上海化工区以“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和谐共建、发展共赢”为目标,除了扶贫帮困,化工区近几年还致力于在村级层面开展结对捐助,镇级层面进行综合帮扶和联合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如阮巷村每年可以收到化工区结对单位10万元左右的帮扶款,以用于村里助学、助老、村级建设等支出。今年漕泾镇与上海化工区签订10年期的利益分享协议,这次协议中,漕泾镇集体经济组织向上海化工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注资4000万元,每年可获320万元固定收益,合作期为10年。在农村综合帮扶方面,上海化工区也是漕泾镇的对口帮扶方,帮扶的时间为2013至2017年,将每年提供帮扶资金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