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周浦小上海步行街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只见这里的展台上摆满了“三五”牌等多种旧台钟。展台上垒成金字塔形的“三五”牌旧台钟格外引人注目。一旁的老唱机正在播放“九一八、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时期的歌曲。这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抗战时期为抵制日货、制造的国产钟收藏展示。还有正在轮番上演的明清时期原汁原味的清音班扎彩演奏行街表演,穿土布服装老妈妈敲腰鼓行街表演。由周浦镇人民政府主办、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协办、周浦企业文化促进会承办的第39届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为国庆节、购物节增添了浓浓的节庆氛围。
活动现场,“三五”牌等多种旧台钟的展台前挤满了观看的游客。在本地因收藏得名的周浦“大老倌”鲁来大,去年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起早摸黑到拆迁地、旧货市场收购“三五”牌等国产旧钟,旨在提倡多使用国货。至今他已收藏了500多座国产旧钟,成为浦东地区国产钟的收藏达人。
周浦“大老倌”正在展台前埋头免费修理他所在中市居委居民送来的“三五”牌旧台钟。“大老倌”说,现在还有不少居民家庭在使用“三五”牌台钟,特别是中老年人更是对“三五”牌台钟情有独钟,显示的更是一种爱国情怀。一位60多岁的老同志捧了一座“三五”牌台钟来到现场,对“大老倌”说:“这是我和爱人结婚时买的,搬了几次家都舍不得放弃。近来,它不走了,请给我修修”。“大老倌”接过还半成新的“三五”牌台钟,给加了几点油,时钟就“滴嗒、滴嗒”地走了起来,乐得这位老同志喜笑颜开。
现场还有十多位老伯伯吹奏的笛子上、二胡等各种乐器上挂着鲜丽夺目的彩饰,加上他们娴熟的演奏技法,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他们来自周浦镇红桥村,年龄最大的80多岁,小的也已是60多岁了。该清音班是百年前傅姓家族代代流传下来的。如今的掌门人还是傅姓后代,即退休教师傅水昌。这些老艺人在步行街牌楼下进行的民俗乐器大合奏,笛子、二胡、扬琴等独奏表演,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驻足欣赏。有的观众情不自禁的地说:“嘿,真是太精彩啦!”
十多位50多岁的老妈妈着一色土布头巾、土布衣服,腰间扎着红绸带,胸前的红腰鼓欢快地咚咚作响。那激情红火的场面成了节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现场的人们留连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