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一改前三年的低迷态势,呈现逐月上涨的态势。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480个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17.05元,连续上涨18周;猪肉价格每公斤26.10元,已连续上涨17周。与上年同期相比,活猪、猪肉分别上涨25.1%、17.9%。
——— 市场分析 ———
商务部:猪肉供应
不会明显短缺
据商务部监测,上半年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每公斤13.36元,同比上涨3.3%。到6月底,全国300家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每公斤15.29元,比3月份价格最低点上涨了24.9%。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认为,由于去年猪粮比价最低跌至4.6:1,养殖企业严重亏损,因此总体上看,“此轮生猪价格上涨是对两年多来大幅下跌的修复”。
他表示,从农业部的统计情况看,目前生猪存栏还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市场供应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尽管如此,近期商务部已会同相关部门就做好猪肉市场保供工作进行了研究,储备了必要措施。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生猪市场监测力度,特别是做好重要节假日猪肉市场供应工作。新华
农业部:预计猪价
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
针对今年猪价持续上涨,中国农业部专家近日表示,预计后期生猪供求大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猪价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
随着此轮猪价上涨,猪粮比价于6月第3周达到6:1之上,生猪养殖结束了近1年半的连续亏损局面。目前猪粮比价为6.93:1,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可盈利250元左右,处于正常盈利区间。
农业部专家认为,从供求形势看,未来几个月生猪产能仍然维持低位调整,出栏保持平稳,下半年是畜产品消费旺季,需求会有所增加。
专家分析指出,今年猪价不会出现暴涨行情。今年生猪疫情平稳,玉米价格平稳略降,成本推动因素影响小,同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消费需求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生猪产能调整基本见底,后期如不发生重大疫情,市场供应有保障,不必过于担心保供给问题。丁栋
——— 相关影响 ———
上下游产品及相关替代品
价格也会有所波动
农业部组织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对猪价连续上涨的市场表现做出了分析及后期趋势的预判。专家组认为,近期猪价的恢复性上涨,有利于养殖户减亏增收,养殖户信心的恢复也将有利于后期增加供给、稳定市场。今年猪价上涨的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与2011年有明显变化,不会出现类似2011年的暴涨行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由于2011年曾发生过猪肉价格暴涨进而影响CPI的情形,故而此次猪肉价格的上涨会使人们产生联想,进而引发对日后物价提升的担忧。”
卓创咨询分析师韩蓓蓓表示,猪肉价格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猪肉属于刚性需求。在我国,猪肉是第一大消费肉类,年消费量达到5000多万吨,鸡牛羊肉或水产虽有一定的替代性,但实际替代作用有限。再加上猪肉在CPI中权重较高,其价格上涨会对上下游产品及相关替代品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饲料、冻品、鸡蛋等产品的价格都会因猪肉价格变动而有所波动。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