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8日8点30分,长江口潮水上涨,浦东新区三甲港、张家浜东水闸、外高桥水闸等长江口沿线水闸门次第打开,长江水缓缓流入内河。13时30分,随着潮水逐渐退落,西面黄浦江沿线的张家浜西水闸、杨思水闸、大治河等12座水闸也次第打开实施排水……这是浦东新区水闸管理署抓住咸潮消退的有利时机,调度16座水闸实施新春联动调水的情景。
3月17日(农历正月二十七),长江口潮水开始进入大汛期,浦东新区长江口沿线三甲港等水闸外最高潮位达3.66米,且水质较好。该区水闸署立即调度16座水闸实施“东引西排”联动调水。由于长江口的水质明显优于黄浦江,而且水量充足、潮位较高,通过东引西排联动调水措施,置换水体、改善水质的作用明显。
去冬今春,浦东长江口水域多次出现咸潮。针对咸潮来势凶、内河水位低、影响内河水质的状况,浦东新区水闸署改变了调水模式,实施“西引东排”应急调水作业,全力确保新区内河水质安全稳定。从2月下旬到3月上旬,每当潮位上涨时,黄浦江沿线杨思、东沟、张家浜西水闸等水闸打开引水4-5小时,尽量补充抬高内河水位。长江口沿线三甲港、张家浜东水闸等水闸则采取短时轮换排水的方式,通过“西引东排”联动作业,使河道水体增加流动,改善水质。同时,该区水闸署采取短时轮换排水等应对措施,加强城市化人口密集地区的调水力度,避免出现水质恶化现象。
据专家介绍,从3月上旬的一次潮汛情况看,长江口咸潮已经基本消退。随着长江上游来水的逐渐增多,今年长江口出现咸潮的概率已经很小。目前,浦东新区水闸署正抓住长江来水增多、咸潮消退的有利时机,实施新春联动大调水,尽量置换内河水,改善水质,确保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同时为春耕生产打好基础。
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下游和长江入海口南侧。三面环水,但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依托濒临长江口的优势,利用大潮汛期间的潮汐动力,开展引清调水作业是改善内河水质、确保水环境安全的最有效途径。2014年,浦东新区水闸管理署组织16座水闸共引排水3530闸次、15647.87小时、32.49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