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3月2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接二连三”新题应有新解
  提起农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从种到收,在河北省抚宁县,这种观念正在被改变。位于抚宁县前各庄管理区后街村的“美酒飘香”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高端葡萄酒酿造、储存、品尝及游览观光,建设了优质酒葡萄种植、鲜食葡萄采摘、葡萄酒酿造和储存等多个基地,带动周边2422家农户从事酒葡萄种植,户均增收达1.7万元。“我们的葡萄园是第一生产车间,同时可以从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获得应有的收益。”村民周兴安说。与抚宁县的做法类似,在全国各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遍地开花。

  ●现代农业有多种业态

  “我们过去讲产供销一条龙,主要是针对大宗农产品,适应新时代、新潮流的发展,如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内涵、外延要宽广得多。比如乡村游、涉农电商,这些过去都是没有的。”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不久,农业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不仅在“内部优化”上花气力,还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提出“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在“做优二产”上要“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在“做活三产”上要拓展农业多功能,“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通过这些安排,使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现代农业确实有多种业态,既可以搞农家乐,又可以采摘,还可以农业科普,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农业不能光搞种粮,一定要第二产业加工接上去,第三产业流通要跟上,包括休闲观光服务、信息服务业等,都要搞上去。”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介绍,一产“接二连三”江苏做得比较早,江苏提出每个农业大县都要搞“三个一”工程:一个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速农业科技转化;第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像工业开发区一样,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到农产品加工区集中,这样便于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污染处理;第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特别是抓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全省已经建起了好几个电商产业园,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途径和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看来,目前我国各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四种形式:一是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比如种植与养殖相结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即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后链条延伸,将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或将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产品生产连接起来,或者组建农业产供销一条龙;三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比如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四是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比如信息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既模糊了农业与二三产业间的边界,也大大缩短了供求双方之间的距离,这就使得网络营销、在线租赁托管等成为可能。

  ●产业融合带动提质增效 

  从近几年的国内发展实践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农业产业链延长了,农村产业增长点增加了,农业功能拓宽了,农业附加值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我国的农业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来说,仅仅提供初级农产品还是不够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提供初级农产品,又能对其进行精深加工,延长它的产业链,提高它的价值。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像旅游业、农家乐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全国各地农村农民都已经在积极往这方面努力。

  陈锡文举了乡村旅游业的例子,这几年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现在全国有200万个农家乐,10万个以上的特色村、镇。去年到农村进行乡村游的游客数量是12亿人次,给农民提供旅游收入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人们不仅在乡村吃、住,消费农产品,而且还会带走一些加工制成品。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拿水果来举例说明农产品的增值过程。比如一斤苹果在果园收是2块钱,经过加工厂简单包装、分级之后的价格大概是2块6左右,增长30%,到市场上售价大概8~10块钱。他说,靠种植环节挣的钱是很少的,只挣最后价格10%左右的利润,而且是一年挣出来的,但在加工厂经过分级、清洗,个把小时就变成了2块6。如果把经过初加工的水果收进来,有品牌,有运输,直接到超市卖,就变成8块钱,三产的利润空间非常大。要想依靠农业挣钱,一定要把从种植到餐桌的全链条做起来。

  “农业应当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大田作物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由单一的农业种植转向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河北省广府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宋福如说。“在东街村,我们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挥广府古城、太极文化的文化特色,修建了荷花大观园、百花园,每年冬季举行冰雕节。将原本只是做鱼塘的水塘打造为渔业休闲中心。每年的冰雕节给我们村集体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入。渔业休闲中心让鱼塘亩产值从每年2000元增加到现在5000元。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土地收益成倍增值。”

  ●要素集聚+政策配套

  “一、二、三产业怎样实现连结?需要创新性的思维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冯乐平说:“拿北京大兴的西瓜产业来说,我们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了适合城市居民食用、采摘的各种西瓜,让西瓜园变成一个可以喝茶、休闲、娱乐的地方。”

  “我们海南中西部地区的很多特色农产品都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成为农民新的经济支柱。在进行特色养殖的同时,我们积极挖掘五指山的旅游资源,青山绿水和我们的特色养殖相结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南黄月芳代表说。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张晓山认为,要想一、二、三产很好地融合发展,把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结合之后,还要有非农建设指标、资金支持等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政策配套。各种资源有效配置结合,然后政府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宁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八五认为,要通过产权的整合,改变农村传统的经营方式,加大农村的科技服务,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化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现在要结合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

  邓秀新认为,要想实现一、二、三产融合,首先生产的组织模式要改变,一家一户来做成本太大,要成立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抱团发展。第二国家政策要支持,在冷库、物流、农机补贴方面加大力度,第三要有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

  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代表深感农村人才短缺,他建议国家通过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真正走进基层一线,政府通过购买科技服务,调动农民发展高科技农业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培育综合性的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领农民参与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中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公告
农业“接二连三”新题应有新解
农村电子商务 喜悦与掣肘并存
利益共享才能真正融合
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需多方努力打通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农业“接二连三”新题应有新解 2015-03-24 2 2015年03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