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的“支点”
  □一溪

  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伴生而成的一个新型职业群体,也是农业内部分工、农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结果。纵观以市场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农民都经历了由“身份”向“职业”演进的历程。

  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职业农民群体逐渐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曾把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作了对比分析。他认为,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生计,是与市民身份相对应的群体;而职业农民则是充分进入市场,将务农作为商品产业的与市民无本质区分的职业群体。

  毫无疑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与未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按照农业部的官方描述,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而且因为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以及因此带来的较好经营效益,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农业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而传统农民由于种地规模较小以及缺乏专业技能等“短腿”,不得不通过打工等其他手段来补充收益,抛荒撂地现象时有发生,其实是一种“兼职”农民。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支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谁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本体?我们以为,一类为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并携带资金和技术投身农业领域的年轻人,一类为子承父业的知识型“农二代”;其共同特点除了年轻外,便是懂技术、且对农业有感情,本报《走村镇·话三农》栏目今日刊发的《一个企业女金领的精品农业探索》(详见A3版)即是其中一种典型。把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心放在这二类群体上,才能确保这一群体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同时也与中央关于鼓励扶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战略相吻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农村社会保障: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本期导读
生态岛建设成果要惠及三岛百姓
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的“支点”
广告
鱼菜共生环岛温室
报头
广告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的“支点” 2015-01-29 2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