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城镇建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松江岳阳街道成立调解工作小组,法官现场办公,开设“模拟法庭”~~~
松江岳阳街道成立调解工作小组,法官现场办公,开设“模拟法庭”~~~
松江岳阳街道成立调解工作小组,法官现场办公,开设“模拟法庭”~~~
松江岳阳街道成立调解工作小组,法官现场办公,开设“模拟法庭”~~~
松江岳阳街道成立调解工作小组,法官现场办公,开设“模拟法庭”~~~
松江岳阳街道成立调解工作小组,法官现场办公,开设“模拟法庭”~~~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岳阳街道成立调解工作小组,法官现场办公,开设“模拟法庭”
探索化解老城改造疑难纠纷新模式
  成立调解工作小组,邀请区法院法官,为遇到“疑难杂症”的动迁户现场“号脉开方”,通过“模拟法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何在现有法规政策依据下,完善配套措施、创新方法,以取得工作实质进展?两年来,松江区岳阳街道在老城改造项目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解决疑难纠纷的新模式。

  □通讯员  张小小         

  构筑矛盾“缓冲带”

  在岳阳街道旧改工作遇到的各类矛盾中,居民的家庭财产纠纷占了很大比重。房屋动拆迁涉及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和利益分配,极易引发家庭内部矛盾。这类矛盾涉及的政策法规较多,具体的情况又复杂多变,基层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调解有点力不从心。

  今年2月份,岳阳街道成立了由城建、司法、信访、综治、老城办、纪检监察、社管中心、社救所、居民区党支部(总支)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老城改造矛盾调解工作小组。创设了社区“模拟法庭”,小组成员定期沟通“会诊”。经过8个多月运作,“模拟法庭”开庭17场,其中8场当场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书,4场当事人表达了进一步协商的积极意愿,其余纠纷家庭也出现矛盾缓和迹象。工作小组构建起了矛盾双方之间的“缓冲带”。

  设置维权“直通车”

  岳阳街道老城改造矛盾调解小组还请来区法院法官,设置动迁户的维权“直通车”。

  “居民对政府办事人员往往充满了不信任,有的甚至抱有对立心态,或者‘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说起老城改造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岳阳街道城建科负责人露出心事重重的表情。“现在有了第三方,法官发挥了‘老娘舅’作用,让老城改造政策更加阳光透明,动迁户的心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松江区景德路一动迁家庭,产权人已过世,多名法定继承人又常住外地。最初,房屋实际居住人以联系不到其他人为由,想把他们排除在继承人之外,居委会几番努力找齐人员后,当事人又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通过社区“模拟法庭”的平台,法官根据当事人真实的想法,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开庭当天历时3个小时,动迁家庭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名。今年9月,他们签订了《房地产分割协议》后,在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了房产证变更手续,并顺利签订了老城改造动迁协议。

  注入和谐“催化剂”

  都说旧城改造难,但是岳阳街道菜花泾地块却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居民签约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挥了居民自治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为动员居民配合旧城改造工作,菜花泾居民区党总支从拆迁户中遴选了一批居民骨干,成立了维权志愿者队伍。五六户居民为一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配备了20名联络志愿者。只要动迁户有需求,不论早晚志愿者都及时提供服务,收集各类信息,并尽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因为与拆迁户的利益一致,志愿者说的话更容易让人信服。遇到志愿者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就上报到社区维权法庭。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菜花泾动拆迁地块顺利完成签约,政府工作也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一版要闻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探索化解老城改造疑难纠纷新模式
青浦崧泽华城生活汇预计明年9月建成开业
短讯
环保涂料职业技能培训在金山举行
大规模水葫芦侵袭黄浦江干流
“我家的衣物好晒到太阳了”
东方城乡报城镇建设A08探索化解老城改造疑难纠纷新模式 2014-11-27 2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