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豆山庄:给11万株红豆杉安家
■陈宝根正在查看红豆杉的生长情况。
  记者 贺梦娇 王平 摄/文 红豆杉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堪称“黄金树”。今年植树节期间,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向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捐赠800棵红豆杉,这一新闻被多家媒体报道,成为市民们一时的话题。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在浦东新区新场镇的红豆山庄,11万株红豆杉早已安家落户,从生根、开花到结果历经了10余年,山庄负责人陈宝根一路走来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凭着兴趣与坚持,将红豆山庄变成了珍稀植物的汇聚地。

  【经历】

  变荒地为“黄金树”扎根之地

  从上海武警部队退伍的陈宝根并不是能说会道的人,但做事却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谈起红豆杉,他表示,也是在一个偶然机会下看见的。退伍后,他到部队里的战友家做客,战友的一株红豆杉引起了他的兴趣,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株植物的价值。 

  战友告诉陈宝根,红豆杉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距今已有250万年历史,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很是贵重。这让陈宝根有些心动,想尝试着自己种植。于是,他到浙江、安徽绩溪等地寻找好的红豆杉苗木,希望能在上海建立自己的庄园。 

  2000年,陈宝根在浦东新场镇附近流转了110亩地,开始试种红豆杉。当时的110亩地都是农民不要的地,因无人耕种成了荒地,经过陈宝根的努力,11万株红豆杉最终开花结果。而随着人们对红豆杉的认识逐渐加深,红豆山庄的名字也开始被当地人知晓。 

  2010年,红豆杉被上海世博会誉为“改善城市环境新树种”,陈宝根告诉记者,红豆杉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PM2.5等方面,功效远高于其他树种,这是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检验数据作出验证的,因此红豆杉又被称为“治理PM2.5最有效的树种”。 

  如今,陈宝根的庄园里不仅有红豆杉,他还种植了小叶紫檀、紫薇木等珍贵树木,尽管看上去并不如花卉般色彩斑斓,但都体现着陈宝根十多年来的心血。看到这些树木茁壮成长,陈宝根心里很满足。

  【艰难】

  理想庄园遇上现实冲击

  那么贵重的树木种植过程艰难吗?答案是肯定的!庄园内的110亩地由于是荒地,土质环境很差,刚开始接手时地里都是比人还高的草。没有经验的陈宝根按照正常的种植工序种下去后发现,自己出大价钱购买的红豆杉苗木全部死光了。陈宝根不甘心,决心继续种下去。 

  “我自己不懂就要学习,学习了还有不明白的就要请教专家了”,陈宝根找了业内专家前来指导,不断改良庄园内的土质和种植技术,苍天不负苦心人,他在110亩地上种活了11万株红豆杉。 

  “就是在种活后也要细心呵护这些树木,一不小心就会有红豆杉死亡”,陈宝根提到,他曾经在庄园内养了梅花鹿等动物,这些动物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就把红豆杉的树皮啃掉了,引起了小部分红豆杉的死亡,让他心痛之余也只能调侃:“原来梅花鹿也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其实,红豆杉的树皮里有抗癌物质——紫杉醇,“在一些红豆杉的产地,因为大家都知道紫杉醇的作用,所以就有人去剥红豆杉的皮,导致了这一树种越来越少”,陈宝根表示,自己种植红豆杉等植物并不是纯粹的为了创造经济价值,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也希望自己的庄园能够被更多人喜爱。

  【愿景】

  打造珍稀植物的“乐园”

  这个季节,红豆杉已经结出了一颗颗红色的小果子,具有一定观赏性,然而这种小果子也是红豆杉身上的“宝贝”之一。“和红豆杉的根、茎、叶一样,这种果实也可以入药,是很珍贵的中药材”,陈宝根看到红豆杉的果实就会想起这些年的努力,他坦言以后会继续守护这些珍稀树种,并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陈宝根对于自己的种植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自信:“那么多年的酸甜苦辣都尝过来了,在上海的任何一个角落,我都有把握种活红豆杉”。 

  陈宝根的红豆山庄距离新场古镇并不远,对于游客们都喜欢去的新场古镇,陈宝根有自己的想法:能否将两个景点进行串联?让来新场古镇的游客也了解一下自己打造的植物乐园呢?

  【动向】

  “休闲养生”成浙江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以走进森林、回归自然为特征的森林休闲养生,正成为浙江新的旅游热点。数据显示,去年浙江森林旅游游客量超1.5亿人次,总收入达570亿元,这一数据较十年前增加十余倍,年平均增幅三成以上。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森林旅游,已成为浙江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浙江生态环境优越,森林景观资源丰富、人文古迹荟萃,地形地貌独特,是长三角地区唯一多山又多林的省份。多年来,浙江重视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利用林区道路、现代林业园区、林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的建设完善,促进森林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通过工商资本介入壮大经营主体,政府以奖代补扶持开发建设,浙江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浙江拥有森林公园195处,其中国家级达39处,另外还有308家省级林业观光园区,形成了一大批独特的森林旅游线路和区域品牌。 

  经过多年对森林旅游的深度挖掘和品牌打造,如今在浙江,以“看树赏树”为传统模式的生态观光游,正逐渐转向体验式、文化式的休闲养生游。而与此同时,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许多林农和大户,也开始纷纷转型,为城市游客提供吃、住、游、购等服务要素。 

  以地处偏远山区的遂昌县为例,当前全县1/8的村庄从事乡村旅游。夏季无夏的白马山、云海缥缈的南尖岩、石峭瀑飞的神龙谷等一大批森林氧吧,就像天然“疗养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体验。去年,遂昌42.4亿元的林业总产值中,三产就收入近12亿元,林业人均纯收入则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成以上,林业增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2%。 

  今后,浙江森林旅游产业将越做越大。据浙江省林业厅介绍,下一步浙江将通过政府引导、规划先行、试点示范等方式,创新森林休闲养生新业态,继续打造一批森林休闲养生基地、森林绿道、森林古道、森林人家等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推广森林游憩、野外体验、森林浴等森林休闲养生活动。      朱海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一版要闻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红豆山庄:给11万株红豆杉安家
广告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红豆山庄:给11万株红豆杉安家 2014-11-27 2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