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水安全问题无路可退
  水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近期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诚然,水安全问题有天灾因素。水利部门核算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13%,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水饥渴”。 

  然而,天灾难免,人祸可除。面对残酷现实,我们没有退路: 

  节水是治本之策。 

  “当前打好‘水安全保卫战’的关键环节是节水,要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国节水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吴季松说。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仍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至3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远低于0.7至0.8的世界先进水平。 

  体制改革是关键。 

  专家认为,针对水资源开发和水环境保护之间的脱节,应加快改革步伐,建立以流域水环境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必须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加快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构建全国和区域性水权交易平台,探索水权流转实现形式。 

  统筹兼顾是根本。 

  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治水必须统筹兼顾,与治山、治林、治田等有机结合,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 

  面对地表水、地下水及近海污染的多重考验,加强水环境治理的思路创新迫在眉睫。为此,周生贤等提出实施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理念。 

  调水是辅助。 

  专家认为,调水不能作为解决水安全问题的主渠道,而应在严格节水和治水的条件下,辅以适当调水。 

  “现在一缺水,就想到调水;水质污染了,也想到调水。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向老天爷要水转变到自身节水,小到每个家庭每个人节约一滴水,大到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和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王金南说。 

  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坚决向污染宣战”。 

  一些实质性举措已经相继推出,变化正在发生———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元旦正式实施;俗称“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5月1日起,北京居民实施阶梯水价,3档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5元、7元、9元,多用水多负担; 

  宁夏、江西等7省区正在开展不同类型的水权试点,力争二三年内在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等方面率先突破; 

  民间环保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水污染地图”绘制;“绿色江南”致力于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           刘诗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公告
制度创新让交易过程透明顺畅
我国水安全问题无路可退
农村产权交易发展仍面临三大阻力
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城镇化告别“摊大饼”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我国水安全问题无路可退 2014-11-25 2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