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沪郊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48小时实现从田间稻穗转变为包装成品新大米~~~
48小时实现从田间稻穗转变为包装成品新大米~~~
48小时实现从田间稻穗转变为包装成品新大米~~~
48小时实现从田间稻穗转变为包装成品新大米~~~
48小时实现从田间稻穗转变为包装成品新大米~~~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48小时实现从田间稻穗转变为包装成品新大米
松江家庭农场新大米上市了
  □通讯员 杨帆   

  本报讯  一片水稻田,从收割到上市最快只需48小时,早上还是泥土里的庄稼,第二天晚上可能已是市民碗里香喷喷的白米饭。松江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正在建立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一条龙服务,将带领松江家庭农场走上更为广阔的致富之路。

  日前的一天中午,松江区叶榭镇金家村家庭农场主沈忠良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要收获一种美味——松江大米。不同以往,他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这种美食送上老百姓的餐桌,依靠的正是现代农业技术。

  水稻田里,最新型的收割机飞快地咬断、吞进稻穗,分离稻谷和秸秆,并将后者粉碎,直接从后部排出还田,这是极佳的肥料。不一会儿,收割机“吃饱了”,它来到田边的货车旁,伸出一个长鼻子,对着货车把稻谷喷出来,约两分钟左右,两千余斤稻谷就卸完了,它又回到田中继续吞吐。沈忠良的约13亩早熟水稻用了三个小时即完成收割、装货作业,随后这些稻谷来到不远处的烘干车间,在经历了收割机的吞吐之后又被烘干机吞进肚里,等待它们的是一天一夜的“三昧真火”。第二天水分达标后转送碾米车间,脱去金黄的外衣变身为大米。如果去除一些排队等待的时间,沈忠良的新米可以在48小时左右实现从田间稻穗转变为包装成品。收割、装卸、运输、烘干、包装全程机械化,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从业人数,减低了天气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业实力,增大了生产能力。对于现在的农业生产,沈忠良说出了四个字——省力省心。

  沈忠良家庭农场产中能力强,石湖荡镇金汇村沈万英和叶榭镇同建村孙红荣等则是产后销售能手的代表,他们的水稻往往还没插秧销路已经有了着落,通过自建品牌,自我营销,吃定了销售收入这块商品经济中的“鱼腹”。与一般交售稻谷的家庭农场相比,他们的收入自然高出许多。

  松江自古即是江南鱼米之乡,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说,松江大米也是声名在外。2013年家庭农场写入一号文件,松江家庭农场发展至1267家,经营面积达15万余亩,覆盖了全区近90%的粮田。如今,松江家庭农场具备了生产的硬实力,如何再赋予其软实力,打响松江大米的品牌,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需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2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3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4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5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6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7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8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沪郊各项旅游活动金秋缤纷上演
光明米业“北国珍禾”新米提前亮相申城
国庆期间申崇线投放4100班次
松江家庭农场新大米上市了
光明“九斛堂”销售公司在沪挂牌成立
东方城乡报沪郊经济A03松江家庭农场新大米上市了 2014-09-25 2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