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党建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安顿好了,心灵帮困仍需进行
——嘉定江桥镇封浜村党总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通讯员 李宁   

  嘉定区江桥镇封浜村曹家宅村民小组动迁已有两年多时间,村民们也都暂时过渡分散居住。但最近,曹家宅村民小组的村民碰到一起总会说:“幸亏村干部登门走访,不然谁会知道王家发生什么事?”

  原来,十年前因曹安路拓宽,王家成为曹家宅村民小组唯一轮到动迁的家庭。2005年,随着城市岸泊小区的竣工,王家的3套安置房被落实在其中,这让村民们既羡慕又担心。羡慕的是王家率先住进了新房;担心的是小王的父亲不爱劳动却贪图享受。而母亲又不善料理,得过且过。果然,没过几年,小王父亲便先后出卖了两套房子肆意挥霍,并将最后一套房子抵押给了银行。然后,又于三年前离家出走,与家里断了联系。无奈之下,小王与打零工的母亲在这套已抵押给银行的房子里住了三年。不曾想,今年3月,小王母亲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一去不返。王家只剩下儿子王正平孤零零一人。在生活陷入绝境时,有点患自闭症的小王找到一家杂货店打工,店主开给小王每个月600元的工钱,这让小王每天只能吃一包方便面度日。活着还不如死了,小王几度流露出轻生的念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封浜村党总支重新修订了联系群众制度。村干部划分区域将原来每季度走访一次村民家庭改为每月走访联系一次。而小王家里的情况就是在这一次“月月走访”活动中被村干部发现的。王家的现状着实让村干部揪心和焦急。

  村党总支经过讨论后,立即安排三组人员分头解决小王家的困难:村主任和村社会救助员专门负责小王的思想安抚及生活安排;由水电工到水电煤部门协调且支付了王家所欠的费用,并于当天就供应小王家水、电、煤,使王家恢复正常生活;民政救助员帮助小王落实就业。根据村党总支的要求,民政救助员小陈及时与镇劳动就业保障中心取得联系,给小王安排到家乐福超市就业。知道小王上班没交通工具,村主任自掏腰包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民政救助员小陈陪小王去家乐福面试,帮助小王整理新员工报到所需材料,包括劳动手册、D类健康证,派出所户籍证明等。小陈还陪小王正式上班,因小王不会主动说话、找活干,小陈便向用工方作了详细介绍。目前,小王每月的基本工资为2350元,基本养老金也开始缴纳。

  生活安顿好了,但是小王心灵上的“挟贫帮困”仍需进行,封浜村党总支要求,村民小组长要经常上门与小王保持联系;村干部每月不少于一次沟通,以掌握情况,引导扶持其独立正常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村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政策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把群众工作做到村民家门口
奉贤区推行“产业园区党建”新模式
金山区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浦东水闸志愿者开展劝阻野泳宣传活动
松江余天成公司团员为敬老院老人过生日
年轻党员信守承诺 奉献社区服务居民
生活安顿好了,心灵帮困仍需进行
东方城乡报党建之窗A05生活安顿好了,心灵帮困仍需进行 2014-09-18 2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