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奉贤黄桃成熟期早,又遭遇连续几天大雨,缩短了采摘和上市高峰期,黄桃损失严重。进入9月中旬,青村镇万亩黄桃销售已近尾声。由于黄桃上市量减少,价格走俏,优质黄桃每斤卖到10元以上。广大桃农卖完桃子话收入,辛苦过后喜上眉梢:“虽说今年黄桃丰产丰收之路走得有点艰难,但政府采取多种举措,拓展销售渠道,使桃农充满信心。”
由于团购数量减少,加上今年奉贤黄桃产量增加、成熟期雨水偏多等综合因素,黄桃总体销售相比以往两年明显滑坡,价格也随之下降。面对量多价跌的市场,广大桃农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冒雨抢摘,多方艰难销售,努力减少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大多数桃农每亩收入仍在万元以上。青村镇解放村老丁今年种植3亩多黄桃基本靠零卖,总收入超过5万元。虽然比去年有所减收,卖得也辛苦,但他心平气顺地说:“不可能年年像去年那样卖好价,比起种植其他农作物,收入还是不错的。”工农村王士明全家种植3亩多黄桃,去年卖到9万元。今年由于劳力不够损失不少,卖了近8万元,但仅比去年减收了1万多元。
尽管在丰收之年遇到“卖桃难”,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比去年减少,但很多桃农认为,今年地产果品市场出现“滞销”现象,幸亏政府各有关部门想尽办法,千方百计为农服务,积极组织和落实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走“农社对接”之路,在上海市区建立直销点,拓展黄桃销售渠道,使相当数量的黄桃运往上海城中心销售,从而减轻了本地市场销售压力。今年,上海锦乡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农社对接”,已在上海杨浦、长宁、普陀、闵行等区的街道社区建立30多个优质农产品直销点,每天在市区销售黄桃30吨左右,今年共销售黄桃近200吨。“农社对接”闯出的新渠道已让桃农和合作社看到了希望。“农社对接”缓解“卖桃难”,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