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连明
本报讯 从去年5月开始,塔港村茶馆每周一早上的“周周讲”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组成了由村干部、村老干部、分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医务人员为成员的宣讲团,宣讲团的19名固定成员每人已在茶馆讲过两次。据该村党总支书记钱君介绍,以前,到茶馆推销保险、保健品和做传销的比较多,容易使村民受骗上当。此外,在茶馆聚众赌博、传播小道消息、封建迷信、发牢骚讲怪话的也时有发生,利用茶馆进行宣传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开展“周周讲”的初衷,现在看来效果确实不错。
随着“茶馆文化”的逐步推开,金山卫镇的各村居开始找平台、找特色,丰富茶馆内容。文化角,增添了棋牌、碟片、书籍等文化设施;报刊角,设置报刊架,放置各类报刊杂志,供村民免费阅读;活动角,充分利用“社区日”和“三下乡”活动,将文娱宣传送到茶馆;图书电影角,将农家书屋搬到茶馆,使图书资源的放置更接近群众,随手翻阅。此外,还将电影放映搬到茶馆。
据金山卫镇党委书记干永琴介绍,现全镇共有大小茶馆35家,每天早晨约有3500多名村民光顾。茶馆是村民喜闻乐见的休闲场所,氛围比较轻松,在茶馆中开展群众工作更容易收集到村民的真实想法。于是,该镇将村里的“小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和“老娘舅屋里厢”调解协会的办公地点放在了茶馆。邻里纠纷、困难诉求、建议意见等通过茶馆、广场反映,均能及时反馈或解决,对化解矛盾源头、舒缓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场舞曾经是城里人的“专利”,然而金山卫镇的广场舞活动,每天吸引着众多的村(居)民群众参加。以离城区较远的塔港村为例,每天晚上都有近百人前来参加,还有大量的围观者。
家住西门居委会的何阿姨是位跳广场舞的“新人”,她加入广场舞队伍有点“无奈”。退休之后她的主要娱乐就是打牌。可是一段时间她打牌找不到牌友了,一打听,平时的几个牌友晚上都跳广场舞去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跟着老师跳了起来,现在已成了广场舞的常客。
据干永琴介绍,广场舞在农村的蓬勃开展绝不是偶然的。首先是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其次是满足了邻里沟通的需要;再是密切了干部和村(居)民关系。各村居都已尝到了广场舞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和谐社区的甜头。金康居委会已组织广场舞的积极分子成立了舞蹈队。“相约金康居委,共享多彩文化”已成为金康居委会的品牌。张桥、星火、横召、塔港村和钱圩居委会的广场舞不仅设施齐全,而且有专门的负责人和志愿者,广场舞已成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拓展”的工作思路,金山卫镇已制定了“六进茶馆”和“八个一广场舞”工作标准,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两个六点半”工作领导小组,不断规范“两个六点半”管理制度。“六进茶馆”即图书报刊进茶馆、宣传宣教进茶馆、民情沟通进茶馆、调解娘舅进茶馆、远程教育进茶馆、评议公示进茶馆;“八个一广场舞”即一个场地、一个领舞台、一排露天座椅、一套灯光音响设备、一个宣传栏、一名领舞人员、一名管理人员、一名轮值干部。
“两大阵地”为村民与村委会、政府之间搭建了沟通互动的平台,凡村里重大事项都要经过茶馆的评议和公示,通过“做不做、议一议,好不好、评一评”,引导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表意见,参与村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