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已达到近6万家之多,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但整体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50人以下的小社占到全省合作社总数的97.5%,生产规模偏小、服务领域狭窄、示范带动能力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偏弱的问题突出。鉴于此,山西省委、省政府认识到,迫切需要引导合作社之间开展联合与合作,以此解决单个合作社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合作社应对市场的能力。
循此思路,从2010年起,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在省级示范合作社评选中,各地必须推荐1至2个联合社;在合作社示范项目中,各地必须申报1至2个联合社,将给予重点扶持。去年年底,山西省工商局又出台了《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使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运行走上了法治轨道。自2010年6月以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升级版”的这一新型经营组织在全省已遍地开花,发展到124家。
据了解,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要包括同类型合作社联合、不同类型合作社跨产业联合两种模式。针对乳业龙头企业压价收奶的现象,晋中榆次区锦宏、威凯等9家奶牛养殖合作社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共同组建了奶牛规模4300头、拥有资产5200万元的联合社,并在繁育、饲料、销售等方面实行“七统一”。实力的壮大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提升了联合社在谈判桌上的地位,伊利集团主动伸过来“橄榄枝”,牛奶收购价也较过去每公斤提高0.5元。武乡县三里湾种植合作社与周边的农机合作社、养殖合作社以产业为纽带实施联手后,在相互服务、互利共盈中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社员由50个增加到108个,参与农户由260户扩展至2830户,种植基地达到6000余亩。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