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问题,热线专家表示,我们通常所说的流感,是由甲(A)型,乙(B)型,丙(C)型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与乙型,特别是甲型可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丙型仅引起散在病例。禽流感为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表面抗原。不同的血凝素和不同的神经氨酸酶会组成一个个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又称禽流感亚型。目前在世界各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有H5N1、H7N7、H9N2、H7N9、H5N2这些类型。
禽类的粪便可含有大量病毒,造成灰尘、土壤污染,再通过空气引起禽类之间的传播。病毒通过污染器械、运输工具、饲料、鸡笼、衣服、鞋子,很容易从一个农场传播到另一个农场。活禽在拥挤、卫生状况差的市场进行交易,这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禽流感还能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活禽的国际贸易进行传播,也可由迁徙的候鸟等长距离携带病毒传播。野鸭是最引人注目的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其本身对病毒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它可长距离携带病毒,并在粪便中排出病毒,会对鸭、火鸡、鹅等家禽造成致命性的感染。如家禽自由行动,与野生鸟类共用水源,病毒传播的危险性最大。
禽流感病毒可引起人发病,一般多见于与鸡、鸭、鹅、猪等动物长期接触的人员,如兽医、饲养员、贩运人员、屠宰人员。一般人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禽流感病毒的物品,如带有病毒的家禽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污染的饲料和水、蛋托(箱)垫草、种蛋等媒介或气源性媒介,都可经由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和破损的皮肤引起感染发病。上海三农服务热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