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诺,如果我能承包到家庭农场,一定做到不转包、不转租、不雇长期工……”在日前举行的松江区泖港镇新建村组建新一轮家庭农场测评大会上,27家农户竞争21个席位,申报者一一上台“演讲”并“宣誓”。
21个家庭农场,27户农民参与“竞选”,僧多粥少,如何评选?新建村测评大会对生产正常的种养结合、机农结合农户,优先确定家庭农场经营权。“只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表决通过,就能被直接确定为新一轮家庭农场经营者,不再参加无记名票决程序。”机农结合农户陆光强、钱华军、孙卫军和种养结合农户丁新东,经参会的45人全票通过,入选新一轮家庭农场经营户。另23户农民继续角逐剩余17个家庭农场的承包权。“我是大专文化的,想用青年人的活力、科学的方法承包农场……”26岁的阮凯峰是这批申报者中年龄最小的,他凭借创新的思想、专业的态度,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可,最终以40票入选。从事农业19年的宛传鹏来自东姚厍村民小组,“老宛可是老农民了,农业技术绝对过关的。”40位村民不约而同地在老宛的名字后头打了钩。
参与投票的45人,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公正投票?泖港镇现代农业办公室负责人说,参与投票的人员由村民代表、党员议事会成员和片长组成,这些人员由所有村民投票选出,能代表当地农民的想法。“之前曾考虑过以每个村民小组全体人员投票的方式产生家庭农场经营户,可是由于农村特有的地域因素,当地大姓往往会‘占到便宜’。”
据悉,经测评大会选出的21户入选名单将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将签约并缴纳承包租金,成为新一轮的家庭农场经营户。其中,7户农民将代替原先的农场主,成为“新晋”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