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田头到超市 让市民尝新鲜得实惠
■杨华丽在农产品展销会上向顾客介绍城市超市。
  文/摄 记者 贺梦娇   当一些年轻人直呼农业公司太苦而争相跳槽时,仍有一部分真正喜爱农业的人留了下来,越做越有干劲。在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工作的杨华丽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她在大学主修农业专业,2008年进入了公司。谈起自己的工作,小杨兴致勃勃地说:“农业是越做越有意思的”。

  留法学农 她对农业颇有情结

  杨华丽是一个“80”后,大学选择农业专业时就让身边的人很不解;而她在本科毕业后,又留学法国攻读了硕士学位,选择的依然是农业专业。“在法国的第一年很苦,一开始要有两个月密闭式的法语学习课程,通过了才能就读专业。法国的上课模式也和国内不同,是完全开放式的教学。”杨华丽告诉记者,在法国读大学时,她们接触到的大都是农业领域近期的资讯。和国内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不同,学校会请农业方面专业的企业家和研究人员来授课,然后出试卷让学生们作答;或是由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课题研究,资料完全靠自己去网络和图书馆寻找。这段留学经历是杨华丽宝贵的财富,她坦言不仅学到了更多专业知识,也提高了生活和工作上的自主能力。

  完成学业回国后,杨华丽发现,自己的专业在上海找份合心意的工作并不容易,她甚至想着不行就去做教师这个行当。不久,来自上海城市超市的面试电话打来了。“起初,我并不知道城市超市是做什么的,还以为是去超市工作,后来才知道,公司有自己的园艺场和种植基地。”如此,杨华丽的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并已成为公司里农业相关业务的负责人。

  田间地头 城市超市种植地产蔬菜

  许多市民对城市超市耳熟能详。城市超市有自己的蔬菜合作社和配送公司,即上海城市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和上海城市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城市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农商联动,集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为一体,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的民营企业。在市区镇各级政府的推动和关心下,公司经过不断探索已形成一整套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公司总部位于闵行区,拥有生产基地2000余亩,全年种植各种蔬菜140余种,“城市蔬菜”被上海市有关部门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名牌产品”。

  杨华丽介绍说,城市超市里的蔬菜大多是他们自己合作社里的地产蔬菜,有些上海并不当季的蔬菜品种,她们会到嘉善、银川等地和当地合作社对接。杨华丽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的蔬菜要保证新鲜,超市里卖的蔬菜都是当天现采的新鲜菜,当天卖不完的我们就送到附近的养老院。”

  由于城市超市的客户群里有一大部分是外国人,因此,除了有机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外,公司从2008年起就通过了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现了对种植、运输、销售的全过程控制。从蔬菜的选种、育苗、定植、采摘到分拣、配送、上柜,公司都采用标准化管理,从源头上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把控。 

  门店、网络、社区

  蔬菜新鲜实惠

  记者打开城市超市的官网,发现他们的蔬菜是可以“论斤”卖的,这让许多客户觉得自由度很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购买,价格也和城市超市的门店基本持平。“比起上海的一些大卖场,我们的蔬菜价格也是有优势的。如果某种蔬菜近期内产量比预期的高,我们还会让利给消费者,进一步降低该品种蔬菜的价格。”杨华丽提到,由于从种植、配送到销售实现全程一体化,她们省下了不少中间环节,让蔬菜价格更实惠了。除了网上购物平台外,城市超市目前在上海已有10家门店。

  另一方面,她们也在闵行、静安等区的部分社区设点,给居民们供应新鲜蔬菜,价格比市场上的要便宜15%以上。根据居民区附近菜市场供应的变化,他们进入的社区点会定期调整,高峰时,她们为近100家社区供应过新鲜蔬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各地
   第B05版:解读
   第B06版: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从田头到超市 让市民尝新鲜得实惠
北京大兴: 首创“大农业模式”
广告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从田头到超市 让市民尝新鲜得实惠 2014-02-27 2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