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城乡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事件众议~~~
事件众议~~~
事件众议~~~
事件众议~~~
事件众议~~~
事件众议~~~
事件众议~~~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事件众议
获救者“隐身”,道德溺水了吗?
  【事件回放】 中秋佳节,本是亲朋好友相会团聚的日子,然而“90后”农民工陈进仁,却在这一天和家人永远告别了。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中秋节这天,广东籍农民工陈进仁,在海南陵水县救了一对落水的男女,自己却不幸被海浪卷走,而获救者却一声没吭,悄悄离开了现场。目睹整个事件的海滩清洁工人王霞说,当时风大浪大,岸边的人看到海里巨浪滔天,没一个敢下水的,但陈进仁勇敢地跳进海里向落水者游去。现在,陈进仁的父亲一直跪在海边,念叨着“儿子回家”。和陈进仁一起下水救人的陈政劲说,家属不要钱,只是希望获救者能赶快出来见见陈爸爸,给老人家一个安慰。

  【微博热帖】

  @公案:希望获救的两个人能站出来,这也算是对失踪者的尊重。

  @一闵而笑:获救者需要担当,面对救命之恩连当面致谢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身边人。

  @水心仙子:获救者离开也许是害怕承担责任,但这不能成为其逃避对施救者感谢的借口。见义勇为遭遇道德冷漠,不仅寒了家属的心,更寒了社会的心。

  【编者观点】

  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好心见义勇为,用生命换来的却是“获救者悄然离开”的冷血之语。倘若事实果真如新闻所描述那样,获救者品德和道德是何等丑陋!不禁疑问,这样的道德悲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值得全社会深度反思!

  获救者的冷漠和无情,折射出当前社会的责任感和文明道德倒退。人们常说今天的社会是个“功利社会”,但社会和个人对功利的追逐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没有人知道答案,只知道很多东西已被功利腐蚀:包括人性、人格、道德、婚姻……利益之下,既可以恩将仇报,也可以认敌为友。为了保全私利,可以出卖良心;为了逃避责任,可以放弃道德标准。不可否认,获救者悄然离开,已深深地刺痛了救人者及旁观者的心,重创了遇难者的灵魂,敲破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倘若救人者所换来的最终是“获救者悄然离开”的冷漠,试问还有多少人愿意在他人遇难时果断伸出援手呢?这是一个悬挂在众多有善良道德人心中的一个大大的问号!

  获救者宁愿受道德铺天盖地谴责,也不愿面对现实敢于言谢,这至少说明我们的社会道德出现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估计是怕承担陈进仁为救他们而丧命的“人情债”,也压垮了人们心中善良的道德底线。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树立再多的道德模范,带给人们的向上作用远不及一件恶劣事情的发生在人们心中向下的负面作用大,这种负面作用会把人们心中对道德的美好期望拉入深渊。”一边是英勇热血,另一边则是悄然“隐身”,强烈的对比折射出道德水平的巨大落差。然而,见义勇为者的保障,不能仅靠“良心发现”。

  “获救者悄然离开”撕开了“功利社会”营造的道德伪善,赤裸裸地暴露道德之外既有社会教育的缺陷,也有社会救助的缺位。很希望这冷漠“悄然离去”能变成勇敢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愿这份希望不是文明社会的道德之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本土品牌集中亮相 百家名企争相参展
点击
􀲾 抓拍
关注
热议
获救者“隐身”,道德溺水了吗?
天气预报
东方城乡报城乡一周A02获救者“隐身”,道德溺水了吗? 2013-09-27 2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