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社区·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宝山吴淞街道泗东居民区社区管理创新~~~
宝山吴淞街道泗东居民区社区管理创新~~~
宝山吴淞街道泗东居民区社区管理创新~~~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山吴淞街道泗东居民区社区管理创新
党员模范引领群众自治 楼组居民一家亲
  【视点】在宝山区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人口服务和管理不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等问题,适应群众对宝山区平安建设的新期待?宝山区自2011年开始,启动了“一街镇一村居”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效果显著。2012年,区委、区政府明确了“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纽带、以平安和谐为目标”这一社会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开展了社区综合管理示范点创建工作,由区政府每年出资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基层开展创建。其中,吴淞街道的泗东小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年老体弱上下楼有人扶;见到脸色不好,隔天不见面有人问;碰到困难有人帮;见到垃圾、烟头有人拾;闻到异味有人查;损坏集体利益有人管。”这“六个有”便是生活在吴淞街道泗东居民的真实生活写照。泗东居民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区硬件设施条件差,困难群体集中,人口呈现老龄化。曾经,这里公共面积乱堆物、自行车占道、违章搭建而引发的邻里矛盾相对突出。近年来,居民区党总支高度重视楼组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所有48个楼组全部建立了党小组,并成功创建了7幢“党员先锋楼”,使党员模范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居民区邻里关系有了明显改善,小区环境也发生了大变化。居民区先后荣获“全国妇女基础组织示范居委”、“上海市平安小区”、“宝山区文明小区”等荣誉称号。2012-2013年,小区入室盗窃、电信诈骗等刑事案件为零,小区居民安居乐业。 

  “六有”“六访”送温暖 党建工作落楼组 

  泗东40号党员先锋楼里,居住着一对外来借房小夫妻,经常把生活垃圾丢在家门口不管不顾。楼组长石寿芬只要看到小夫妻将垃圾扔在门口,就会主动上前对他们说,“你们快点去上班,我来带下去”,平时在楼道里遇到他们也常与他们拉家常,关心他们。有段时间,石阿姨发现男主人很多天都没有出门,便主动上门关心。得知他刚做完手术,石阿姨便与楼党小组长自掏腰包买了水果上门看望。时间长了,这对小夫妻渐渐被石阿姨的温暖感动,对楼组的信任和依赖油然而生。2012年小夫妻碰到了很多困难,在收缴卫生费时,石阿姨和楼党小组长张阿姨悄悄垫付了卫生费。在区和街道组织开展的母亲邮包募捐活动中,石阿姨与楼党小组长挨家挨户募捐时也避开了他们家。当小夫妻俩了解情况后,主动把卫生费和募捐款交给石阿姨,一改原来的“不搭界”,深情地说:“我也是其中一员”。 

  楼组党建是居民区党建最基础的细胞。2005年,泗东居民区党总支建立完善“三坚持”长效管理机制,即坚持学习制度、坚持走访制度、坚持服务制度。2008年,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党总支积极推动楼组建设,首创党员先锋楼,把创建要求与标准、楼组家庭志愿者名单上墙,对楼党小组长进行培训,让党员亮身份、亮责任、亮特长,根据楼组情况适时召开楼组党员会议,将党建工作重心落实到楼组、深化在楼组。泗东居民区在48个楼组中建立楼党小组20个、联合党小组5个及“手牵手”党小组2个,已创成7栋比较有质量的党员先锋楼,楼组党建基本做到全覆盖。除“六有”外,居民区还制定并遵守楼党小组“六个必访”制度,即党员关系转到本小区必访、党员失业和退休必访、邻里纠纷必访、借房人员必访、学生毕业在家必访、监狱刚释放两劳人员必访。 

  导读小组作纽带法律知识进楼组 

  泗东居民区党总支倡导“学法多一点、麻烦少一点,微笑多一点、心态好一点,帮扶多一点、困难少一点”,组织开展“楼组一家亲”和“法律进楼组、进家庭”系列活动,以40号党员先锋楼为领头雁,制定“七个一”学法活动机制,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由小区导读小组带头学,志愿者们互动学,楼组居民共同学,通过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居民。在楼组党建中注重加强文明创建、环境卫生、治安防范、文化生活、社会救助、关爱老人及纠纷调解等具体工作,在已经建立的楼党小组中设立“一长三员”,即楼党组长、治保调解员、卫生宣传员和计生妇代员,及时采集楼组实有人口、楼组骨干、出租户情况等相关信息,动态掌握每户生活、工作及思想情况。 

  泗东导读小组是以老年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群众性自我教育宣讲组织,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普及法律和健康生活常识,传递正能量,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导读小组代表陈德康老师,为了能够更好地编写宣讲资料,不仅认真在老年大学学习拓宽知识面,还广泛涉猎各种报刊杂志,认真查阅有关文章和资料,编写的资料通俗易懂,很受大家欢迎。针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这一话题,他概括七字要略:即“看”要常回家看看,看老人动态和身体状况;“陪”要常陪在父母身边,以解老人孤独心理;“聊”要聊父母感兴趣的话题,让老人心里宽慰;“问”要问老人有何梦想,帮助老人圆梦;“急”要急老人所急,特殊要事尽快办理;“备”要为父母备些常用必需品;“做”要帮老人做些家务,特别是重活累活。 

  志愿者队伍来助力小区和谐乐融融 

  泗东居民区的党员骨干丁仁华和便民服务队成员每年为居民处理小修小补问题近千例。接受过丁仁华同志服务的居民,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了解老年人,凡事容易着急,所以只要居民有困难,他总是随叫随到从不怕脏嫌累。今年的酷暑高温特别难耐,丁仁华还是坚持定期看望社区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一天在看望58号一户居民时,得知老人正因为家里抽水马桶堵塞,物业用工具也无法疏通而干着急,他马上二话不说,动手掏起了满是污水的马桶,为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小区除了党员便民服务队外,还有平安建设、清洁家园、楼组关爱、健康教育、法律夜门诊、乒乓球队、戏曲班、舞蹈班等十余支骨干志愿者队伍。其中,平安志愿者有75人,每天分上午、下午、晚间各3人一班,严格执行巡逻制度,在小区物业管理相对欠缺的情况下,主动承担安保重任,守好小区这扇平安大门。 

  法律夜门诊成立于2012年,地点设在居委会,坐诊与出诊相结合,为小区居民调解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曾成功调解了10号楼一户持续20多年的家庭纠纷,让祖孙三代终于能够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泗东戏曲班成立至今已有8年,他们自编自演《唱响平安世博一支歌》、《泗东新村有三美》、《我把美酒献奥运》、《泗东面貌日日新》、《文明新风吹进楼组》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宣传身边的感人事。 

  记者  施勰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千人排舞 共享健康
上海松江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代表委员专场活动
党员模范引领群众自治 楼组居民一家亲
东方城乡报社区·视点B03党员模范引领群众自治 楼组居民一家亲 2013-09-27 2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