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村里来了大学生·瞭望窗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对帮扶新任大学生村官要有针对性
  目前,各地新任大学生村官已到岗任职。为帮助新任大学生村官深入群众、快速上手,一些地方往往会安排县区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班子成员、优秀村组干部、老大学生村官等不同群体与新村官结成帮扶对子。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官工作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控制的保障性措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要求,因此,各级组织部门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体现针对性,避免“结而不帮”、“帮带脱节”的形式主义。

  要确定个性化的帮扶内容。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内容,是新任大学生村官和职能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新任大学生村官具有学历高、眼界宽、思维活的群体优势,但普遍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任职初期易产生畏惧和盲从心理。因此,在确定帮扶内容时,既要考虑大学生村官思想素质方面的内容,又要考虑基层工作业务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既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内容,又要有实际操作上的指导内容。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新任大学生村官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要,帮扶导师需要摸清摸透新村官的思想素质、能力基础和职业规划,以此确立递进性的帮扶培养内容,使结对帮扶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要采用递进式的帮扶方式。从实践角度看,新任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必须紧紧抓住前3个月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一时段新大学生村官对工作具有极强的新鲜感和探求欲,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最强。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要针对“黄金3月”的不同阶段合理优化帮扶方式,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第一个月作为导入阶段,帮扶导师可采用“全程介入、不求甚解”的方式,要求新任大学生村官迅速沉入村居一线,在进村入户、走街串社中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并适时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全面打牢基层工作基础。第二个月作为深入学习阶段,采用“以点到面,举一反三”的方式,重点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居信访稳定、计划生育、项目帮办等重点工作中去,以较强的工作压力倒逼大学生村官快速掌握基层工作方法和技巧。第三个月为巩固阶段,导师可采用“先收后放,先死后活”的方式,适当给予新任大学生村官一些自主活动空间,促使他们在继续调研和学习中找准问题、凝练思路。

  要创设互动式帮扶环境。结对帮扶工作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切不可只有引导而无反馈。新任大学生村官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提高与导师在大学生村官促动下的再学习再提高是同步发展的。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建立一种合作提高的关系,深度激发两个群体的互动提升内驱力;另一方面,更要改变支配与被支配的观念,倡导创设一个真正平等、民主、新型的良好环境,真正形成一种情感融洽的帮扶与被帮扶关系,以情感亲和力促进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王志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党建之窗
   第A04版:浦东天地
   第B01版:大学生村官特刊
   第B02版:村里来了大学生·瞭望窗口
   第B03版:村里来了大学生·实践天地
   第B04版:村里来了大学生·培训感悟
   第T01版:三农大参考
   第T02版:言论
   第T03版:现象
   第T04版:聚焦
   第T06版:记忆
   第T07版:趋势
   第T08版:视觉
结对帮扶新任大学生村官要有针对性
声音
蒋方园:心系农村 乐在农家
东方城乡报村里来了大学生·瞭望窗口B02结对帮扶新任大学生村官要有针对性 2013-08-29 2 2013年08月29日 星期四